|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0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黃老師 12 years, 7 months ago

本週主題:歷史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主持人: 傅國忠  版主: 徐明敏

 

課前準備 Before class 

 

楊聰榮

 

1. 第一週討論內容寫在這裏

2. 主持人: 傅國忠  版主: 徐明敏

3. 請各位將自己的帳號填入正確的名字 

4. 請不要寫任何東西在Comment中 

5. 老師已經將同學的帳號放入dropbox的授權中,請試試看找到閱讀材料存放位置。

6. 我將羅士華的心得重新放在這個網頁,請各位參考如何使用。

7. 請各位同學在上課前, 在此處寫下心得.


 

傅國忠   華人教育在美國

 

本文從歷史, 文化, 社會, 教育等各種不同角度, 分析了美國的華人教育問題. 文中也從對外華語教學的角度, 闡述在美國的中文學校及華語教學的問題, 澄清了許多迷思.

雖然本書初版日期為2007年, 但書中文章給人感覺好像是三十年前寫的. 其中一篇文章更表明是寫於一九七八年. 經過這麼多年, 我想情況應該有很大的改變. 不知道有沒有這方面比較新的文獻?

 

根據文章內容, 我提出兩個問題討論:

(一)文章表示, 許多移民華童剛到美國時, 由於不會說英文而遭到排斥, 在學習上也因為語言障礙而跟不上進度. 然而關鍵期假說(CPH)認為, 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在青春期以前, 因此許多父母希望趁孩子還小時送他們出國去把英文學好. 這兩點之間有沒有衝突? 你的看法為何?

(二)認同問題是處在多元文化環境下的一個很深刻的問題, 尤其當這兩種文化的權勢不對等時更明顯. 電影賽德克巴萊裡的模範蕃童花岡一郎和花岡二郎就是處在這種文化認同的糾結中, 最後甚至犧牲了性命的悲劇者. 移民美國的華童如此, 台灣的外配子女也如此. 我們應該重視這個問題. 請針對此問題進行討論, 我們該如何面對多元文化的社會,  並消除文化歧視和偏見.

 

另外我有一個建議, 老師給我們的文獻, 是否能加上文獻出處, 作者名, 年份等資訊, 以便將來若寫相關論文時可以引用, 謝謝.

 


 是否能加上文獻出處, 作者名, 年份等資訊, 以便將來若寫相關論文時可以引用

 

楊聰榮: 好,我先加上這一欄位,請大家都一起來協助整理文獻。

 

 


羅士華 歷史 文化外交到經貿外交

 

本週主題                      歷史  

主要閱讀書目              文化外交到經貿外交 

 

這篇文章從歷史的角度分析臺灣與東南亞國家的文化外交到經貿外交的關係。臺灣在過去與東南亞有深厚的外交關係,直到1990年代後才出現失衡現象,臺灣漸漸地只注重與東南亞國家在經貿外交的關係。雖然臺灣與東南亞的外交關係受到大陸與東南亞外交關係的影響,但是文化外交的關係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臺灣針對東南亞國家的文化外交與活動經常是單向的,因此這種文化交流也是單向的,無法發展出雙向交流的最好效果。作者的例子是2008年帶領師大學生到越南的一所大學辦理遊學課程,學校的一位主任表示他們是該系成立以來,長達半世紀,第一個來該系學習的臺灣團體。大陸日本以及韓國都比臺灣注重完整的文化外交到經貿外交的關係,而不是單面向的經貿外交關係

 

()爲什麽1970年代則是臺灣與東南亞外交上大挫敗的時候?

 

 (臺灣需要如何增進與東南亞國家在文化外交關係上的發展?

 

 


徐明敏 閱讀心得:從經貿外交到文化外交

 

       東南亞各國雖然勢力分散、起步較晚,各方面實力也不及亞洲其他強權,但卻地處亞洲的重要地理位置。近年來一直是其他大國於外交、文教、軍事、經濟上極力爭取的對象之ㄧ。但台灣和東南亞的關係,總是侷限於單向交流,重點擺在經濟貿易,在此區的台灣辦事處,也只以服務台商和僑民為主,和當地的交流不多。這種外交作法比較屬於短期的利益交流,關係較為不穩;比不上以文化為後盾的外交策略,因為以文化為主體的交流方式遠比以經濟利益為主的交流方式,影響層面更深,也較為長久。

 

       台灣和東南亞的關係,比起他國來,佔盡了文化優勢;即使官方並無正式外交關係,但民間因移民及地緣等原因,社會中分享著一部分相近的、甚至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台灣若想與東南亞建立更穩固及久遠的關係,只需政府下定決心用心經營。

 

        區域主義的盛行,促進了我們必須盡快加強與東南亞的關係,因為區域主義重視內部社會文化統一性的程度,對外秉持共同的態度或共同的行動。因此我們應以雙向交流代替原本的單向交流,否則若無法加入這種區域聯盟,就將面臨邊緣化的危機。

 

        臺灣普遍存在一種「島國心態」的現象,其表現一是自我中心感,二是封閉性和排他性,臺灣有著自己特有的議題,所謂「特有的議題」就是社會所關心的話題是從臺灣的環境及面臨的社會問題中產生,這其實非常正常,因為任何社會都是這樣,但是過於關心自身的事,無法看到鄰國或是國際上的事務,對政府或是人民的視野擴展都是有限的。社會所關心的問題都是局限於一個很小的範圍,臺灣之外的世界幾乎是不存在的,就是以「臺灣主體性」為核心價值的「臺灣意識」的外化表現形式。這種現象確實另人匪夷所思。

 

        東南亞各國以島國為主體。東南亞共同體的成立固然考量經濟為優先,不可否認其中諸國在文化上皆有相近之處,但相較於傳統的大陸強權同盟,如北美共同市場及歐盟,東南亞的區域整合屬於海上結盟,也較晚起步,各國地理上因受限海洋而無真正的鄰國,彼此關係是否能像歐美陸上國家一樣具有向心力及凝聚力,還有待日後觀察。

 

        文本中提及早期華僑在東南亞的社會中多屬於單向交流而未深入當地文化,此一問題在現今台灣的社會中也可窺見一斑。在從事華語教學的同時,不同的學生自有不同的需求,在台外商有些往往要求只是語言能溝通就好,不求文化上的理解,有些甚至只需依靠英語交流及可在台灣生活多年。這種現象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台灣環境對外籍人士來說是友善且生活便利無礙的;憂則是,從推廣華語的觀點來看,這樣的環境對語言學習稍嫌不足,只學習語言本身而忽略文化的重要,實為可惜。

 


郭小芳 華人教育在美國

 

讀了這篇文章以後讓我聯想到泰國目前的教育問題。對於美國的教育問題而言,作者是在三十年以前寫的,到了現在應該會有一些不一樣的狀況了,就像師資不足的問題或教師薪水低的情況可能會有個好轉變。不過很悲傷的是這些狀況在我們泰國目前仍然存在。就師資不足而言,一直是泰國教育的最大問題。實際上除了師資數量極少之外,資格夠高的教師還是罕見。主要原因在於講師的薪水非常低(尤其是義務教育的講師),因此新一代的年輕人都不想當老師,並造成了選擇要考教育學院的學生大部分不是優秀學生,而且要考上教育學院的考試分數其實並不高,影響到教師的資格不夠高。

 

根據全世界職業薪水的統計(WorldSalaries.Org),泰國教師職業每月薪水平均是1216美元,算是一般發展中國家的水平(低於意大利225美元,高於菲律賓147美元)。不過,當把教師跟工程師的薪水作比較的時候卻發現泰國工程師的薪水比教師薪水高95%,但是在德國和韓國,兩種職業薪水差不多;在日本教師薪水比工程師高15%。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按我個人的想法,我覺得這是資本主義和國家政策所造成的。泰國的教師大多數是公務員,因此薪水非常低,不過奇怪的是那些私立學校和大學講師的薪水也跟著公立學校教師的薪水一樣低。這是跟生活水平不配合,因為物價不斷地增漲,但教師薪水卻不跟著物價增加,這樣誰會想當老師呢?可是最近幾年,年輕人的新趨向是當「補習班輔導者(Tutor)」,尤其是那些準備考大學的輔導者非常受歡迎,因為他們收入非常高。那些在補習班或語言中心教英文、中文、日文、韓文等外語的老師,收入也算很不錯,至少比在學校或大學當正式講師高得多。因此,目前最普遍的狀況就是人人都學華語,若能夠去大陸或臺灣留學兩三年,回泰國後就到這些補習班或語言中心教華語。我發現這種老師「量」還是蠻多,但也不敢保證「質」的情況。

參考資料     http://www.worldsalaries.org/teacher.shtml

 


 

鄭淯心   普及義務教育

  

本文闡述各國義務教育的發展經驗,綜合比較之,並提出義務教育的發展趨勢。

 

義務教育的普及具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層面的意義,經由制定法律以確保執行。「免費教育」是普及義務教育之重要支柱,也是目前各國對義務教育的共識。為落實義務教育,師資培訓是很重要的一環,除了師範體系之設置外,教師在職進修和教師社會地位與待遇也是重要的發展課題。義務教育的實行,務要實際,並且因地制宜。

 

義務教育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三:

一、義務教育觀的變化:從被動強制入學,到主動爭取個人權利。二、普級教育的範圍擴大:義務教育的年齡層往上並往下延伸,成人教育也逐漸普及。三、提升義務教育的品質。

 

討論題目:

1.      除了正規義務教育外,各國「體制外」的教育也逐漸發展,要如何在顧及教育義務與權利之平等的同時,也保有教育的多元性?

2.      日前倡導之「教育選擇權」強調家長有權利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教育,也強調教育機構之競爭與績效的概念。這樣的觀念變遷會對台灣的教育體制造成哪些影響呢?

 


劉時諶 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文化與教育交流活動

 

    美國人向海外推銷美國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紀,基督教傳教士赴亞洲、非洲等地區設立學校、藉由文教活動傳播福音,直到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對外的文化推展都是由民間團體進行。秉持著自由傳統概念的美國人,認為若一國政府操弄媒體與文化事業,極易阻礙人民思想之流通。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美國政府開始設置專門單位,負責推動美國文化的輸出工作。

 

    戰後不久,美國國會先後通過數項法案,授權美國政府介入海外教育與文化之交流活動,並提供海外國家經濟與軍事的援助,以及科學知識與技術指導。透過教育、經濟、軍事等的援助與交流,將美國式的生活、制度與價值觀念介紹給受援國家,藉此提昇中立國對於美國的良好印象,拉攏美國與自由國家人民之間的關係。如此促進國內外人民的團結,不受共產主義的浸透,更強化美國在國際上的威望與影響力。

 

    1950年代,美國始對中華民國政府提供經濟與軍事援助,其中的教育交換活動,旨在協助台灣培養士農工商及各界的人才。19501970年間由美國經濟援助經費送到美國或是第三國受訓、考察或深造的人在返國之後,分散於全國各地,以其在國外所習得之專長,轉授於各界基層人員。參與此類計畫的人士有上千人,其中更不乏政治領袖、知識與文化界的精英。在兩國政府、學術界以及民間基金會多方努力之下,台灣儼然成為美國學者與研究生研究中國語言、文化、歷史、社會等必須到訪的地區。

 

    美國透過交換計畫,傳播美國的文化於台灣社會,甚至東南亞的海外華人社區。美國支持台灣的知識份子,讓他們與西方的知識份子保持聯繫,進而使台灣成為自由中國的代表。美國並鼓勵東南亞華裔青年至台灣升學而不去中國,而後返國傳播自由思想與民主生活,進而增加海外華人對於美國對華政策的好感。

 


李傲程 讀《從經貿外交到文化外交》有感

 

    讀畢《從經貿外交到文化外交》一文,對於台灣東南亞各國關係現階段只停留在經貿方面頗為認同,覺得台灣當局在這方面確實缺乏遠見。台灣曾有一比大陸當局略占上風的文化外交政策,即自1951年推行的僑教政策。此政策爲了培育海外華裔人才對外傳承與發揚中華文化兩大目標而設,換言之就是輔助海外華人到台灣來接受高等教育;除了學費與台灣人無異,還有許多獎助學金供申請。60年來,此政策栽培了大量優秀的海外華裔人才;畢業僑生在居住國各領域皆有出色的成就。這不但提高了海外華人在居住國的社會地位,也對台灣在拓展外交以及海外投資上幫助不少。值得一提的是,此政策為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貢獻良多,換句話說,若無僑教政策,馬國的華教會走得更艱辛。

 

       馬來西亞雖說是東南亞區域擁有從小學至大學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但一路走來,路途坎坷,除缺乏政府的資助,政令也不利於華教發展;若無華裔先輩及華人社會的堅持與付出,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就沒有現今的面貌。1961年,馬國政府頒佈《1961年教育法令》。其中有一規定,華文中學若要繼續得到政府津貼則須改制為國民型中學,即以英語(70年代再改以國語——馬來語)為主要教學用語。換言之,不接受改制的中學則成為獨立中學,辦學經費和師資培訓全由華校及華社負責。

 

       除此之外,獨立中學的畢業文憑不受政府承認,所以畢業生無法進入國立大學就讀。獨中畢業生若要繼續升學,就要到國外大學去。由於學費高昂,除少許能負擔得起此龐大費用的家庭外,很多畢業生都因家境清寒而被迫放棄深造。但因僑教政策,讓很多馬來西亞華裔(尤其是獨中生)重見曙光。雖馬國與中共於1974年建交,但礙於國內馬來西亞共產黨的武裝鬥爭,馬國政府限制國人到大陸。所以,在70-90年代,馬國有好多華裔選擇到台灣留學。而華文獨立中學的師資培訓問題,也因此政策而得以解決。在上世紀末,獨中的師資來源有一半以上都是留台畢業生。因此,僑教政策在馬來西亞的華教發展史中占了重要的一環。

 

       然而,台灣方面沒有抓緊此優勢加以改良并發展此政策。馬國政府至今還未完全承認台灣文憑。但大陸自改革開放后後,非常積極地在世界各地設立孔子學院、發展對外漢語教育、與各國簽訂教育備忘錄及互相承認彼此的大學學位等,以文化教育與各國建立起良好的關係。馬國政府也因此在前幾年便承認大陸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的中文系學位。僑教政策已推行60年了,但仍停留在政治與經貿的利益上。我想,是時候重新包裝,迎頭趕上了。


上課討論 Discussion in the class  

 

    本課堂分兩大部分:海外華人研究及文化研究,而海外華人在各地的發展,實為各位的先備知識。

 

   海外華人常去的移民國家分兩種,一種是持續性移民,如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另一種為中斷性移民,如到古巴。古巴華人和19世紀到美國的華工是同一批人,但和美國不同的是,古巴從那時之後就沒有華人移居過去了,因為如此的中斷,相較之下古巴華人及其後代保持自我的語言文化較不易,通常順應當地講起西語。華語文工作者有時看到此現象:華人的後代不會中文,難免覺得可惜。但不需如此,每種移民在不同的僑居地或移民地,都會遇到不同的狀況,需因地制宜;每種族裔在文化傳承上,有時如同鐘擺。比方說,第二代也許急於擺脫自身的血緣、文化和族裔背景的牽絆以求新環境的認同及找尋自己在當地歸屬感;但也許若干代之後,雖然已喪失相關背景認知,但仍然努力想找回當初祖先的文化。這是正常的現象,我們尊重個人的選擇和意識。

 

    古巴華人當地化很深,而且在古巴有著崇高的地位,他們參與了古巴的獨立運動、各項戰役、並從軍還接受頒獎,古巴的歷史上處處留有華人的蹤跡。

 

    但也不一定中斷性的移民保存不了華文教育。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華人將自己的語言文化保存的非常好,連方言都保存完善;因為有客家學校,中學是以客家話教華語。當地華人和台灣或中國大陸的聯繫早就斷了,但是華校辦的好,同樣將語言文化保存的好。

 

    海外華人的世界分布:

  1. 華人移居人數最多的東南亞國家是印尼。台灣和印尼的關係也相當密切。但印尼政府實行同化政策,不承認有族群之分。因此在官方資料中,人口組成全是印尼人,華人的資料統計只到1930年。
  2. 華人是馬來西亞的三大族群之ㄧ。
  3. 移居人數第二多是泰國。泰國人自我意識強,如果問其背景,會先說自己是泰國人,若深入問其華裔背景,才會說自己的父母為華人。已完全認同自己是泰國人。
  4. 海外華人分布人數上很不平均,也很分散。
  5. 台灣在19701980年代有一批前往南美(如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的移民潮,台灣移民在當地具有優勢。當時南美諸國和台灣仍保持良好外交關係,加上當時台灣經濟起飛,這批移民多數小有資金,故前往當地經商。這部份目前研究不多。同一時期也有不少台灣人移民至南非。而90年代很多移至紐西蘭。
  6. 海外華人在太平洋諸島上為少數,然而帛琉時常有華語教師的需求。太平洋地區的華人家庭還有一特色:他們的親戚會移居到另一個島,如此利用家族企業做跨國貿易。
  7. 日韓的主流文化強勢,華人在當地依附其中,但是華校卻也辦的不錯且歷史悠久。日本最大的中國城位於橫濱,韓國的位於仁川。
  8. 第二次世界大戰左右,就有一批華人移居歐洲。和我們熟知東南亞華人移民不同。去東南亞的華人,背景多為福建、廣東、潮州、海南、客家;但去歐洲的多為江浙和溫州人。東歐也有不少華人,屬於新移民,改革開放之後去的,不同於傳統華人想在當地紮根,新移民流動性很高。比較特殊的地方還有英國,有許多香港新界過去的移民。
  9. 中東的華人最少,可能因宗教影響所致。

  10.  南亞區華人也不多。華人和印度人互不影響,移民到印度的華人有限,除了客家人大量移居加爾各答。

  11.  華人離鄉背景到外地發展的能力驚人。

  12.  每個地區的華人都不一樣。「華人」是一種文化身份。

 


課後補充 After class

 

莊雅琳  賽德克巴萊與泰雅族的關係

 

Seediq Bale中文翻譯為「賽德克巴萊」,Seediq指的是「人」,而Bale是「真正的」意思,因此Seediq Bale的意思為「真正的人」,是西賽德克族(德克達雅群)的自稱。賽德克族(Seediq)為台灣原住民第十四族,原本的泰雅族分為兩大群,其中的一群為賽德克亞群,另一個為阿泰雅爾群,不過被學者分類為同一種族群,但是賽德克從以前就知道自己與另一群阿泰雅爾群(Atayal)不同。賽德克族集中分布在南投縣仁愛鄉,以濁水溪上游一帶為腹地並建立七個村十二部落。賽德克族的主要三個族群,分別是德克塔雅群(Tgdaya)、都達群(Toda)及太魯閣群(Truku),各自以廬山溫泉溪南方、廬山溫泉以北一帶溪谷和靜觀地區西邊為流傳下來的起源地,向附近或是向外發展。德克塔雅群的賽德克族人居住地位於都達群的賽德克族人之西南方霧社附近,日人稱「霧社群」,在1930年霧社事件(民國19年)前是賽德克族勢力最大的族群。都達群族人早期居住在盧山東邊溪岸間,但是與德克達雅群發生爭執,使得族人發生移動,向北移動到平靜台地,族人自稱道澤,而後在北發展至平和一帶,自形成一個部落集團。還有一部往更北的地方遷徙,來到花蓮縣境內的桃賽溪居住,形成東都達群的賽德克族人,稱為托賽群。太魯閣群原本在濁水溪上源自成一集團發展,後來人口增加,耕地漸漸不足,族人開始尋找新土地,在狩獵的途中發現東部的土地遼闊,因此逐次的遷到花蓮縣秀林鄉居住,形成東賽德克族,自稱「太魯閣人」,已向政府正名為太魯閣族,其他德克塔雅群(Tgdaya)和都達群(Toda)的賽德克人(西賽德克族)展現了族群的主體意識,積極向政府提出正名,終於在2008年4月,賽德克族正式成為台灣原住民第十四族,其他十三族分別為布農族、泰雅族、魯凱族、卑南族、排灣族、噶瑪蘭、太魯閣族、邵族、雅美(達悟)族、賽夏族、撒奇萊雅族、阿美族、鄒族等。(資料來源: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李傲程 《賽德克·巴萊》:霧社事件出草簡介

 

霧社事件是發生於1930年日治臺灣的抗日行動,地點在臺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屬南投縣仁愛鄉)。事件是由於當地賽德克族馬赫坡等部落,因為不滿政府的壓迫而聯合起 事,在霧社運動會上殺死134名日本人,隨即遭到政府攻討,原住民犧牲人數近千人,僅次於西來庵事件。事件領導人莫那•魯道自殺外,參與行動的部落幾遭滅 族,被強制遷至川中島(今清流部落)。

【參考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C%A7%E7%A4%BE%E4%BA%8B%E4%BB%B6

 

出草是臺灣原住民獵人頭習俗(獵首)的別稱,就是攻擊他人,將該人之頭顱割下的行為,與祭祖的儀式有關。泰雅語稱mgaya「姆嘎亞」。這種行為也存在於世界上各大洲的原住民族,而與臺灣原住民關係密切的南島民族中也有多個民族有這樣的習俗。而由於臺灣原住民長期與其他族群,如漢人與日本人接觸,其獵人頭的習俗常常被漢人與日本人視為野蠻而瞧不起。

【參考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7%BA%E8%8D%89

 


 

國文老師的籤詩論文

 

安排「霧社街文化導覽活動」,暫由莊雅琳、羅士華規劃。


活動分享

 

AMT  Café  Colloquium ─ 9月份
主持人:尚道明(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研究員、外台會理事)
主講人:瓦歷斯.諾幹 (泰雅族原民文學作家)講題: 誰的戰爭與和平---談「賽德克.巴萊」的族群與國家時間:9月25日(日) 晚上7:00~9:00 (6:30開放入場)地點:Youth Hub 青年志工中心一樓舒活區 (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31號1樓)
【講題概述】

「賽德克.巴萊」為導演魏德聖的史詩大作,9月初上映至今,廣獲民眾的討論,電影描述1930年代日治時期,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因不滿殖民統治當局長期以來對台灣原住民採取壓迫式的管理措施,率領族人發起反抗當地日本駐警與增援部隊,終究引發霧社事件的始末經過。

本次活動邀請的講者,瓦歷斯.諾幹,為知名的泰雅族原住民文學作家,其擅長於新詩、散文、報導文學及文化論述,作品屢獲國內文學大獎。瓦歷斯自1980年代中期,先後發表了一系列觀察原住民議題的散文及論述,並出版個人散文集及社會文化評論集;90年代初期,積極參與原住民的報刊雜誌《原報》、《南島時報》及《山海文化》等編輯撰述工作,並創立《獵人文化雜誌》,頻繁前往各族的各部落進行調查報導。1994年,瓦歷斯舉家遷回故鄉台中縣和平鄉雙崎部落定居,任教於母校自由國小,以行動落實返歸部落的抉擇至今,瓦歷斯長期以文字為部落發聲,著有《永遠的部落》(散文,1990,晨星)、《蕃刀出鞘》 (雜文,1992,稻鄉 ) 、《荒野的呼喚》( 報導文學,1992,晨星 )、《泰雅‧孩子‧台灣心》 (詩集,1993,台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想念族人》 (詩集,1994,晨星)、《山是一所學校》 (詩集,1994,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戴墨鏡的飛鼠》(散文,1997,晨星)、《蕃人之眼》(散文,1999,晨星) 、《伊能再踏查》(詩集,1999,晨星 ) 等書籍。 9月25日瓦歷斯.諾幹應外台會的邀請,雄厚的文學涵養,將以人文的角度,以及長期投入原住民文化的工作經驗,探討電影「賽德克.巴萊」劇情中,在殖民統治下,賽德克族人及Gaya文化,面對族群與國家矛盾的衝突。


 

黃思懿 賽德克巴萊一片觀後感

 

        從魏導演的兩部片子看來,文化亦是主題之一。海角七號中有殖民地次文化、在地文化,城鄉、族群文化衝突。片中有國語、台語、日語。賽德克巴萊中體現的原住民文化、漢人文化、日本文化,有賽德克人講賽德克語,漢人講閩南語,日本人講日語。看了他的電影,還真有文化衝擊。

        同樣住在這塊土地上,原住民給我們的印象除了豪爽、酒量佳,目前有些著名的原住民歌手提醒我們他們的好歌喉外,每年颱風吹壞了他們的家園與對外聯絡道路讓我們記得還有一群始終住在深山裡的原住民。但在這之外,我連台灣到底有哪幾族,還得查數據才知道。

        去過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高興的是終於讓人除了把烏來與溫泉聯想一起外,對於當地人文風貌、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及祭典節慶等文化能以實體呈現。但由於自己對他們的文化非常陌生,看完後也不免忘了。如今藉由電影深刻的印象,烙印在腦海裡,方能真正開始認識原住民文化。

        去花東旅遊後,看到他們的警察局或學校外觀都有特別的原住民色彩,但對當地的觀光區總感嘆為何原住民不好好規劃或介紹其文化,以賺錢或吸引更多遊客!但這何嘗不是漢人滿腦子的商業頭腦,只想如何以其文化賺取暴利呢?

        我想文化就從了解鄰人做起,連住在寶島上的原住民,我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感謝魏導這部片子,讓我們有機會藉由歷史來了解他們。

        聽說魏導希望大家不帶任何有色眼光來看這部片子,我在看完後,才知道他為何這麼說。他今天只是忠實呈現一段史實,但當時的「出草」究竟是信仰或野蠻行為,根據當時身份的不同與現今時空的轉變,也使人對這種行為有不同解讀。我想就如同魏導要給大家看的,文化也是需要在了解其背景的情況下,才能欣賞,認不認同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