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3-5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11 years, 1 month ago

科目名稱(中文):華人社會與文化

 

科目名稱(英文):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授課教師:楊聰榮 (師大華研所海華組)

開課期間: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本週主題 Topic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莊雅琳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楊聰榮



劉時諶儒家文化傳統與華人社會行為之關聯

 

從符號互動論的角度來看,一般書本中對文化的描述,包括學者所做的解釋,可稱為「外部文化」(external culture);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行動或互動模式,則稱為「內部文化」(internal culture)。在一個特定的組織或社群中,外部文化和內部文化應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但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對應關係。「企業文化」是企業組織的成員在追求其目標之達成時,透過其成員表現共同行為而展現出來的內部文化。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家庭式社會的基本單位,存有緊密的結構,強調依年齡、輩分、性別的縱向關係,它能滿足其成員在生產、教育、娛樂、宗教等方面的功能。當華人世界由農業社會轉向工商社會之後,華人的家庭系統也經歷了巨大的轉變,家庭規模縮小了,家庭中不同角色間的權力距離縮短了,然而大多數華人對他們的家庭仍然有一種強烈的感情依附。儒家思想影響下的家庭主義蘊含一種追求成就或利益的強烈動機。在有利的外在環境裡,它可能有助於個人提升生產力。華人的家族主義也帶有為家庭儲蓄錢財的強烈動機,不論是扶持家庭、創辦事業,個人都必須節儉並逐步累積財富;「關心金錢」成為華人文化的共同特徵之一。

 

華人社會的特色是:個人位於許多同心圓的中央,而家庭則是所有集體中與他最接近的一個圓。儒家在程序正義方面強調「尊尊法則」,認為進行社會互動的人們應當遵從在社會結構中佔高地位者所做的決定。這樣的法則蘊含了一種權威主義的傾向,使華人傾向於在社會互動中維持地位和權力的差距。華人的權威性格是在傳統社會的父權體制中形成的,但他們也傾向於尊敬並服從政府官員或其他居高位者。在華人文化中,服從權威通常被視為自制、正直、合群,且是有利於社會,而非懦弱的表現。

 

除了家族主義外,儒家思想還包括一套生活哲學,教導個人如何與家庭外的其他人維繫和諧的關係:個人必須以「人情法則」和周遭的人來往;當他所認識的人在生活中遭遇困難人,他必須能夠體諒並幫助對方。同樣地,倘若個人接受了他人的好處,他必須牢記在心,並設法回報。「人情主義」的觀念下,華人在做決策時,往往必須考量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中,真正發生作用的因素常常是「你認識誰」,而不是「你知道些什麼」。認識關鍵性人物並贏得他們的信任,通常會使個人受到重用的機會大幅度地增加。企業經營者固然可能利用「關係」來解決其職場上的許多問題;換個方向,關係網絡也可能成為機構中派系主義結黨營私的溫床。

 

華人常以『鐵主磨成繡花針』、『愚公移山』之類的成語,勉勵個人努力工作,他們深信:只要信心堅定並持之以恆,任何事情都有成功的可能。這樣的信念可能支撐著個人,使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學業或工作上,而表現出「長程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自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後,源自西方的知識取代了儒家哲理,成為教育的主軸,許多華人將他們追求形上之道的熱忱轉移到現實世界的知識體系上,並用傳統修身的方法來學習科學、技術,或社會科學。他們可能成為技術人員、工程師、經理人,直接或間接地有助於提升整個社會的生展產力。


莊雅琳─端午節的文化政治

端午節在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當中,直至今天,仍能以故事、傳說、文字、讀本,甚至以歌舞劇、電視連續劇,來表現「民族愛國」意義及價值系統,可以使我們跟端午節有關的情景和傳說,例如紀念屈原、划龍舟、吃粽子等。端午節既有遙遠的故事來源,又屬於「中華民族」的傳說和神話式的論述,二千年後轉為歷史傳承,成為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但有趣的是這個古老傳統,到了現代社會卻以各種不同的文化方式呈現,成為團結「民族」的想像共同體,更被稱為促進體育和全球化的一個節目,而資本主義者更利用這一節日來增加商機。作者從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討端午節在歷史中的呈現,以及如何將其嵌入在傳統、記憶、懷舊中的意義,而從端午節及延伸的活動來分析它如何反映歷史觀感和形成龐大的價值系統過程。作者首先對端午節的歷史做簡短說明,再解構端午節的歷史價值系統之形成,最後談到端午節與全球化及地區利益。

中國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傳說源自於遠古的周朝,至漢朝末年,端午節才逐漸演變為民間的節日,再過數百年,在唐、宋朝代開始,「中國」經過五胡亂華、金人侵宋,「漢人」的民族想像慢慢地被凝聚,端午與屈原開始被體制化和結構化了,屈原的歷史價值系統便產生起來,端午節的故事成為「漢人」熟悉的「神話」,在文化研究理論中,「神話」被指是一個具有普遍共同的意涵,一個虛假的信仰或敘述。端午節紀念屈原似乎形成了共識並成為主流,而且在中國各地流傳起來。直至今天,在中國大陸,在香港、澳門、台灣,甚至在國外的華裔中也是如此,這說明了屈原的傳說成為了端午節的「霸權」話語。 在封建皇朝時代,端午節被去政治化了,成為統戰的工具。班雅明指出用歷史地描繪過去並不表示「按它本來的樣子」去認識它,聞一多先生(1899—1946),在他著名的《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兩篇文章中強調端午與屈原之死相聯繫,並不是歷史的真實,而是民俗的附會。他認為端午節的習俗,完全是從當時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的,將端午節與屈原的歷史意義重新被虛擬化結構起來。而從民族的根本利益來看,端午節原是遠古時代圖騰祭的龍舟賽,卻成為紀念屈原投江的象徵符號後,近代又成為華人「尋根問祖」,寄託對故鄉情思的一種表達方式,例如在澳洲、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地區的華人團體,在端午節的月份亦有龍舟活動。余光中教授曾帶領30萬民眾,集體朗誦他所創作的《汨羅江神》,借著紀念屈原來宣泄他對兩岸政局的不滿,這種借今喻古的方法,使屈原成為歷史上一種需要捕獲的有用記憶。以在殖民地的香港,端午節與龍舟比賽仍然成為傳統節慶,但是當中共國力逐漸強大後,傳統的端午賽龍舟活動恢復過來,並稱為「龍舟文化」,端午龍舟的意義,從民族利益轉化為凝聚全球炎黃子孫的動力。

任何事物並不是大家所相信的那樣理所當然的,這些原本被人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東西,經過批評,可以讓人進一步反思後,便會變為不合理的事物(Foucault,2001)。端午、屈原、龍舟的故事被民族主義者、殖民政府和資本主義者的重新演繹下,各種虛假意識籠罩著人們生活的各方面。更重要的是把這事物的矛盾衝突顯露出來,進行反思和批判,並透過文化研究而揭示出的歷史觀。

端午節的歷史透過許多學者以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後,套用班雅明的理論,將千多年來有關端午和屈原的故事,重新演釋,並替故事加上一層個人和當時的政治獨特色彩。端午和屈原的故事經過體制化、結構化和被同化,藉著大家對傳統屈原的民族記憶,把過去和現在結合,用以宣示國力強大及文化霸權的「龍的傳統」。

 


羅士華 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患者 

 

  中醫癌症的治法的分爲「扶正」與「祛邪」兩方面。「扶正」調節自身免疫功能,來達到抗癌目的。例如常用的益氣健脾中藥有黃精、黃茋、人參、黨參、太子參、白术、茯苓、陳皮、甘草等。「祛邪」直接對付病灶,抑制腫瘤生長。例如清熱解毒 中藥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魚腥草、半邊蓮、夏枯草、苦參、龍葵、七葉一枝花、山豆根、白毛藤、石上柏、土茯苓、天葵子、冬凌草等。所以中醫藥在癌症所發揮的優勢是:

 

 1) 增強免疫功能,降低復發和轉移率,提高生存質量和長期療效。

2) 手術前後應用中醫藥調理能加速術後康復。

3) 緩減在放、化療時的毒副反應,並能增強腫瘤對放、化療的敏感性。

 

  對於癌症治療,目前單純的西醫或中醫療法,都難以有滿意效果,但是結合中西醫可以比較有效地治療癌症。中醫善長扶正固本,增強患者免疫功能和調節能力,不過抗癌作用較慢較弱;西醫的抗癌作用強,卻對身體有毒副作用。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以西醫主攻邪,中醫主固守,發揮各自優勢,互補不足,在臨床上已經證明了有明顯的效果。 例如癌症手術前患者可以先改善自己的某些臟器功能,以利手術進行,減少併發症和後遺症。這些調理大多採用補氣養血、健脾益氣、滋補肝腎法,或者結合辨証施治加以調理: 四君子湯、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六味地黃湯、歸脾湯 。又例如手術後體虛明顯者可以補氣養血、開胃醒脾,藥物有人參、黃茋、當歸、黨參、甘草、丹參、白芍、陳皮、雞內金、茯苓等。手術後的長期休養時間可以服用抗癌中藥預防復發和轉移,也可以使用其他「扶正」的中藥。

 

  中藥與放射治療也可以有效地配合與應用,進而達到更有效的治療效果。例如食道癌

放射治療後,會引起食道炎,表現吞嚥困難、胸骨後疼痛、疼痛放射至肩胛或背部,舌質紅絳,舌苔黃膩,脈滑數。患者可以服用中藥來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理氣來調理。西藥對胃腸道的副作用包括食慾減退、口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常用方劑有:旋覆代赭湯、丁香柿蒂湯、二陳湯、四君子湯、 參苓白术散、健脾丸、補中益氣湯。放射治療後的患者常見的症狀有頭暈目眩、疲乏、精神不振、無食慾、失眠多 夢、口乾舌燥、二便失調等。應該以補氣養血、滋肝補腎、調理脾胃的中藥來調理。常用方藥有:十全大補湯、香砂六君丸、六味地黃湯、歸脾湯。

 

    總之,中西醫整合可以有效地治療癌症患者,但是很難結合在一起治療癌症患者。由於中西醫的基本理論有差別,治病原理也不同,西醫講器官功能、講細胞,中醫講氣血、講陰陽,真要結而為一需要時間。另一方面則是技術上實行的困難。中醫的發展已落後西醫許久,要趕上西醫的腳步並不容易。中西醫雙方應將所學配合起來,實際去做研究,證實中西醫整合後果然仍更有效的治療癌症,進而幫助更多的癌症患者。


徐明敏 移民生活的新型態

 

因為科技、交通工具的發達,現在的移民(或稱移居)生活型態已不如早期移民那樣一離開就很少機會回僑居地。台灣近年來和周為鄰國互動越來越頻繁,遲鈍如我有一天也突然發現自己周圍的同學們紛紛前往大陸工作。透過閱讀文獻與同學經驗分享,可將這種「新型態移民/移居生活』特點整理如下:

 

1.週期性、頻繁地往返移居地與移出地:

持續不斷的回家。透過運用兩地的物質性與社會性資源,及跨地域的社會網絡,編織多重地域連結,呈現一種穩定的跨界生活型態。這種在移居生活中,刻意強調持續性的社會慣行、象徵體系與物質文化面的跨界實質聯繫,特別凸顯出到大陸工作的台商的生活型態,她們可說是持續性回家的跨境遷徙者。

 

2.優勢的遷徙者(privileged migrants)漸增:

不同於部分早期移民者因戰亂或社會經濟等移入相對較先進的國家,在先進國家從事基層工作。這類優勢遷徙者也許在母國的知識技術有限,卻比地主國的一般大眾充裕,而在當地有更好的工作機會與社經地位,因此移入地主國以求得較好的發展或社經地位。

 

3.「除根』現象漸漸消失:

早期描述移居者從移出地到移居地遷徙的圖像,是從一個穩定的社會結構,轉換到另一個社會結構的過程,而移居者為了成功地克服在新社會面對的種種問題,唯一的手段即是採納新文化模式,並轉換自己的認知架構以趨向新社會,整合成為本地人。所以整個移居生活,象徵的是一除根的過程(林平,2010)。但從到上海工作而移居的台商來看,雖然在地化是不少移居者企圖達成的,但即便如此,他們的移居行為中既沒有真正切斷與移出的台灣社會的聯繫,也大多沒有強迫自己放棄原有的認知關聯架構,整合為本地(上海)人的打算。

 

4.退休後回母國的打算:

訪問到即將面臨退休的移居者意見目前分為兩派,在台灣還留有房子的人會因為醫療便利而選擇搬回台灣養老,若是在台沒有房產的人態度上較為猶豫,有些希望到馬來西亞或泰國過退休生活,有些則猶豫是否要回台灣買房。儘管如此,這些移居者都曾有過回母國退休的打算。

 

以上所整理的特點是以台灣地區與周邊國家為考量地點,因為這種新型態的移居生活會因為歷史發展與地理限制而不同。如歐盟人民的移居生活就和上述的移居生活不大相同,歐盟形式政策制度發展較早、地理上也不像台灣以水域為國界、人口移居的平均年齡也較早、性別人數差異也較小,總體來說,台灣的移居生活相較之下可以說是「開發中』。

 

這種新型態的移民也帶來一些新問題。例如:不願意與當地社會有深入互動。人數、社會階級、社經地位的考量,都會影響移居者與當地社會的互動多寡。學者均指出,不管移入先進國家或後進國家,要真正融入當地生活需要長時間努力。但不一樣的地方是,通常後進國家的移居者在當地社會是一種自發性「拒絕融入」的現象,而不是被動的「被排斥」隔離。

 

這類拒絕融入的移居者通常為優勢遷徙者,大部分遷移不只是為了工作,更是對於向上流動的期望,對自己在當地社會位階的認定。他們不僅自己與當地人保持距離,更會給予新進者一系列的生活建議。另外他們也積極與母國連結,不僅觀念與價值深受母國的影響,且母國的資訊拜當代科技之賜,得以快速、甚至同步地進入移居者的日常生活中。

 

「……這樣子的台商並不叫移民,它只是轉移一個跟台灣完全一模一樣的生活環境。』(鄧建邦對台商的訪談,2009)

 

移民到底是怎樣的型態呢?有人完全除根化以求快速融入當地環境;有人拒絕改變、抱著電視電腦網路追隨母國的動向;也有人不斷移居,換了一國又一國,觀念上已不在是「地主國、母國』這樣的二元分法。我們只能說,全球化已大幅地轉化人群間的關係,所以傳統上使用的種族及族群概念來區分定義移民,可能不適合現在新型態的移民,新型態移民與其用族群差異與文化差異,來解釋他們在當地的生活適應或障礙,用與當地社會之間的階層差異可能更適合去思考跨界移民與族群關係。

 

參考資料:

林平(2010年12月)。我的美麗與哀愁:在中國大陸的單身臺灣女性。人口學刊,41期,111-151

鄧建邦(2009 12) 。持續地回家:大上海台籍經理人員的移居生活。台灣社會學,第18期,139-179

 


郭小芳《跨國華人:實證分析與理論思考》之閱讀摘要

 

「跨國華人」指的是那些在跨國活動的進程中,將其移居地同(自己的或父輩的)出生地聯繫起來,並維繫起多重關係的移民群體。他們的社會場景是以跨越地理、文化和政治的界線為特徵。跨國移民的特色為他們講兩種或以上的語言,在兩個或更多的國家擁有親屬、社會網路和事業;持續的與經常性的跨界交往成為他們謀生的重要手段。二十世紀80年代之後,海外華人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跨國華人」群體正在迅速崛起。

 

近二十幾年來形成的跨國華人群體包括兩大類:(一)以海外為出發點和軸心的同心圓以及以大陸為出發點和軸心的同心圓;兩者互為補充,構成全球華人社會中的重要新興力量。

以海外為軸心的輻射圈,又可分為:以海外為主要活動場景和以中國為主要活動場景。前者包括戰後以來一直存在的「再移民」現象──從傳統的華人移居地(東南亞)遷至北美、澳洲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導致海外華人人口分布格局的重大變化。這些再移民有相當一部分具備「可攜帶技能」,即受西方教育、同英語、其所從事的職業(如電腦工程師、會計、公司管理層、大學教師等)具有在全球範圍內移動的可能性。

 

居住在中國以外的第二種跨國華人,他們不是前往離中國越來越遠的地方,而是建立起多重的聯繫。他們主要包括那些在中國有各類的經貿或社會文化事業的群體。一方面,他們在其居住地(如東南亞)已經紮根,但其生計已經很大部分地與中聯繫在一起,另一方面通過海外及港台的藝人和大眾傳媒的中介,一些中國主要城市及沿海區域逐漸出現所謂「唐人街化」的現象。

 

第二大類型的跨國華人源自中國大陸,是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之後的新現象,大致包括四種類型:留學生移民,技術移民,通過家庭、婚姻關係的連鎖移民以及非法移民。其中,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中國教育部在2002年初發布的統計,已有38萬中國人留學海外,他們分布於103個國家,而90%集中於歐、美、澳等國;中國留學生人數呈日益上升的趨勢,並日漸低齡化,這就構成了新移民群體的龐大後備軍。

 

1996年為止,有100萬以上的大陸新移民取得外國居留權,一般認為其總人數應當有150-180萬。1980年之後形成的大規模跨國華人社群,其文化、家庭、生計和活動方式都與傳統的移民(華僑)和定居(華人)有所不同。他們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種模式,雖然有人加入這兩種傳統格局,走上回歸或定居的歸宿,但不斷有新人加入跨國華人的行列,因而使之形成一種游移中的常態。新興跨國華人與傳統華人移民不同的一個特徵,就是其「非地域性」。對於跨國華人而言,民族國家更多的是一種政治主權的象徵,經濟、社會、文化的機會與空間具有更要的意涵。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領土與地域就是建構於自身活動的空間之中。此外,之前,傳統的華人移民群體具有較大的同一性,他們通過會館、學校等組織形成了緊密的聯繫網。然而,跨國華人群體的多元性與複雜性,一方面,由於其特定的教育和工作經驗,通常能夠上升到中產階級的地位。

 

「跨國華人」不僅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現代化起著推動作用,也是海外華人民族主義復興的關鍵載體。這一復興在兩個不同的場景上同時出現:在中國國內,表現為新移民回歸;在國際舞台上,反映在跨國華人積極參與的「反獨促統」、在中美衝突中聲援中國、以及支持北京申奧等等。

 


傅國忠---主題文本<台灣的古厝>

 

台灣的漢人移民大多來自中國大陸福建省及廣東省,因此也把當地的建築風格一起帶到台灣來。這些閩粤的風格融合台灣在地的建築材料,再加上後來日本統治的影響,形成了台灣特有的古厝風情。

 

古厝的格局隨著人口、經濟能力及社會地位的不同,有著多種變化。可以分為下列幾種形式:

 

(一)一條龍:特色是只有正身,中央正堂的屋頂最高,兩側依次降低。建築物包括正堂、左右房與邊間。

(二)單伸手:呈現L字形,為正身加建單邊護龍的格局。

(三)三合院:正身加左右雙護龍,呈現ㄇ字形,是最常見的農宅形式。

(四)四合院:形狀如口字形,為三合院加前屋,形成一個較封閉的中庭。規模較大,大戶人家喜歡用這種形式。

(五)多護龍合院:在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左右兩側增建數列護龍,護龍之間有過水門。

(六)多院落合院:以合院為基本格局,做縱向與橫向發展,成為多進多護龍的大宅院。

 

台北近郊的蘆洲李宅和板橋林家三落大厝都是保存良好的台灣古厝,且都對外開放參觀。如果有空,不妨走一趟,進入歷史,體驗一下台灣獨特的古厝文化。

 

蘆洲李宅

http://www.luchoulee.org.tw/home.htm

板橋林家三落大厝

http://www.linfamily.tpc.gov.tw/html/linfamily/index/index.jsp

 


李傲程 讀《東南亞華文日報――海外華人研究的資料寶庫》

 

在馬來西亞,華文報是華人社會三大重要元素之一(其他兩者為華團和華校),三者相互依存,共同維護著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缺一不可。和台灣的中文報比起來,馬來西亞華文報的篇幅比較多,內容也相對於豐富,以發行全馬來西亞的《星洲日報》為例,除了主刊,尚有副刊、娛樂版、體育版、經濟版、地方版,每逢星期天還附有〈星期天周刊〉;一些特刊如〈教育特輯〉、〈旅遊特輯〉、〈春節特輯〉、〈耶誕特輯〉等也會在不同的季節、不同時期視情況需要而附加在報紙中。

 

主刊的版面最多,是一份報紙中最重要的部份,其內容有當日焦點新聞、國內新聞、國際新聞、新加坡新聞、社論等,大部份為「硬新聞」。至於副刊部份則全是「軟新聞」,如特約訪談、健康常識、社會現象探討、旅遊介紹、散文、小說連載(如金庸的武俠小說)、詩歌、專欄等。娛樂版、體育版、經濟版則是刊載國內外相關的新聞;地方版則是報導某一地區的新聞,比如說如果在吉隆坡買《星洲日報》,其地方版叫〈大都會〉;在柔佛買,其地方版就是〈大柔佛〉,每個地區的地方版所報導的新聞都不盡相同,主要報導該區內所發生的事,內容包括慈善活動、學校動態、社團活動、市政府的發展動向等。

 

雖然馬來西亞華文報紙的版面很多,但是價錢卻十分便宜,大約在台幣13 - 18元之間(因運輸費問題,東馬來西亞的沙巴、砂拉越買西馬來西亞的華文報會貴一點)。曾有一位《星洲日報》的高層人員告知,華文報比其他語言報紙的篇幅都來得多,但如果只靠每日售賣報紙所賺的盈利來經營是很難撐得下去的。所以,除了靠賺取龐大的廣告費,報館經營者的經濟實力或政治力量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下面是西馬來西亞(馬來半島,即吉隆坡的所在)各主要中文報及其經營者:

1.《星洲日報》、《光明日報》——張曉卿(長青集團)

2.《南洋商報》、《中國報》——張曉卿(長青集團)、馬來西亞華人公會(政黨)

3.《東方日報》——劉會開(砂拉越啟德行集團)

以上這些經營者除了經營報館,還投資其他的領域。由此可見,除非政治干預,不然馬來西亞的華文報在如此優厚的條件下是很難停刊的。

 

值得一提的是,《星洲日報》會成為目前全馬來西亞最多人閱讀的中文報,其實是該報採用了一項非常有遠見的行銷手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該報在各華文中小學推展閱報計劃,並無條件贈送每名學生每天一份報紙(後來則以每份報紙一半的價格售給學生),目的是要讓學生多閱讀及做閱讀筆記。後來,曾在這時期參與此計劃的學生因習慣了《星洲日報》的風格,所以幾乎每位長大後都潛移默化的選購《星洲日報》閱讀,這無形中大大的增加了該報的銷量。

 


伊藤義人 語言教育政策促進族群融合之可能性探討

 

臺灣是個多語、多文化的國家,有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和外省人,國民政府來臺後,使用北京話作為國語,不准說北京話以外的方言,國民黨統治之下,族群的母語被壓迫,且外省人和本地的臺灣人之間的界線十分分明,

 

自從2000年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後,母語才開始被重視。這樣的語言現象也顯示臺灣族群間的關係正在發生改變,本篇文篇的作者想要提出一個可行的語言教育而消除目前台灣不同人種族群的界線,期望可以達成族群的融合。

 

本篇作者認為臺灣目前所需的語言教育政策為:

(一)連貫的教育制度

政府讓教育政策中立於政治之外政府在立法或實施政策時,也少數族群的利益納入考量之列才能消弭種族之間的對立

(二)全面的多元文化及多語教育

認為政府和大眾媒體不可以過度的強調英語教育,國語應該維持其官方語言的地位,每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去學習一個語言,不需要強迫規定要依種族選修母語,如此一來,可以讓不同族群之間增加了解。

(三)重質非重量的母語教育

    需要合格認證的教師來教授母語,且需要有良好的教材。

 

    本篇作者認為「本土語言和文化可以和中國文化以及國語在相同的平等關係上一起發展,這將是臺灣人民的寶藏。」的確,語言是思想的傳遞方式,語言能讓人對其族群產生認同感,雖然不同的族群之間有不同種族的文化,無疑地,透過教育,學習不同的方言,會增加彼此的了解,就好比來到不同的國家,需要學習當地的語言,才可以進一步了解其文化內涵,說著當地的語言,也會增加當地人對自己的一種親切感,因此,對於本篇作者所談到的議題,我覺得透過語言教育,的確有可能可以達到不同族群之間的融合,但是,其中要面對的問題和教育制度的建立,是需要長久的計劃和周全的考量的。

 


林彥瑜  〈第四次移民潮:21世紀太平洋群島的中國人〉讀後感

18世紀的華人到達太平洋群島的華人,多為工人和商人,且從商者多有成就,使得當時「去中國人那兒」成了去商店的代名詞。

 

而二戰後,華人仍是太平洋群島上分佈最廣的亞洲人,且因為太平洋群島的國家政策,及新興移民國家的開放移民政治,使得華人移民多往新興移民國家移動,而進入太平洋群島國者少。其中來自臺灣和香港多從事漁業和商業,來自東南亞的多從事林業和貿易,另有一小部分人從事賓館和旅遊業。

 

接著作者依「職業」分別介紹移居太平洋群島的華人,與其職業特性,與當地國的觀感。再來,作者有提到「傳播媒體與教育材料」的重要。

這篇文章讓我明白原來華人到太平洋群島者並不少,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只是這目前是中國大陸移居過去的人比較多。另外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點,就是華人犯罪的問題。作者說「自 1990 年以來劇增的犯罪率是由最近的中國新移民引起的,而長期居住的華人在全太平洋群島則被認為是最遵紀守法的種族,名聲很好。藥物走私,武器和非法移民,洗錢,欺騙、搶劫、被迫賣淫和其他活動在太平洋群島國家很容易大行其道,因為這裏支付不起眾多的員警和其他防護措施。」這些犯罪除了華人自己搶華人,連島民一起搶華人?真的可以說早期移過去的華人實在是太成功了,另這些人都眼紅。但是這樣會有個問題,即華人給予了這些國家財富,這些國家又這樣要使華人離開,讓我想到了印尼排華也是這樣的情況──要不是畢生積蓄都在此,我想這些華人也會想要離開以保平安吧!

 

隨著中國勢力的強大,中國移民者越來越多,或許再過幾年,太平洋群島的華人生態圈又會有所改善吧!希望華人在當地能越來越好,而不會成為下一個排華嚴重的地方。

 


 

鄭淯心   主題文本--台灣的天燈

 

    元宵節的晚上,你或許可以看到天空中飄著一盞一盞發亮的燈籠,散佈在夜空中,好像一盞又一盞的希望。這種燈籠叫做「天燈」,是用宣紙包覆鐵絲做成的,也有一些天燈是用竹子來代替鐵絲。人們會用毛筆在天燈的表面寫下自己的願望,讓願望隨著天燈一起飛上天空,向上天祈福。

   

    天燈是中空的,用鐵絲做成方形的框架,框架的上部比較寬,下部比較窄,然後用宣紙包覆起來。天燈的底部有兩條鐵絲交叉,中間放置沾有煤油的紙團。紙團點燃後會產生熱空氣。熱空氣在天燈裡面,冷空氣在天燈外面,天燈裡面的熱空氣比外面的冷空氣輕,所以會緩緩上升。點燈時,人們先將紙團點燃,並用手抓著天燈,等到熱空氣充滿天燈內部時,就把手放開,天燈就會緩緩飄上天去。等到天燈裡面的紙團燒完了,就會慢慢地降下來,回到地上。

 

    台灣人在元宵節的時候會放天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新北市平溪區的天燈儀式,會有許多人一起寫下願望,將天燈升上天空,祈求未來的一年能有好運臨到。傳說中,在清朝的時候,平溪地區有許多的強盜,當強盜來攻擊居民的時候,居民就會躲進山中。強盜走了以後,他們就會放天燈來告訴家人:已經安全了,可以回家了。後來強盜慢慢地減少了,放天燈就成為平溪的一種習俗活動。每年的元宵節,許多天燈一起冉冉上升,好像許多的星星,點亮夜晚的天空,是一幅很美的景象。今年的元宵節,你要怎麼過呢?可以去平溪放天燈,看看未來的一年是否真的有好運臨到!

 

    那麼,天燈是怎麼來的呢?傳說在三國時期,有一位很聰明的軍師叫「孔明」。有一次,孔明被敵軍困在四川的平陽,他們為了向外面求救,發明了這種天燈。孔明把求救信綁在上面,讓天燈飄到城外,引來救兵,最後他們終於成功地脫困了。所以現在的天燈又稱為孔明燈,從四川傳來,原本是戰爭時用來傳遞訊息的,後來漸漸變成一種節慶儀式。人們放天燈,除了用來許願之外,也可以用來紀念孔明的聰明智慧!

 

參考資料: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7%87%88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Y37dKTUKHM

 


范美媛〈持續地回家:大上海台籍經理人員的移居生活〉讀後摘要

 

         由於我現在有三位高中女性同學都在上海工作,並且也是擔任高階主管,所以對這篇文章很有興趣。

         本文以田野研究及52位台籍經理人員與4位台籍經理人員配偶的敘事性訪談,探討跨界專業工作者之移居生活。文章結論指出台商現象因鑲嵌在資本主義發展,伴隨全球資本流動過程的產物外,在此資本流動同時所引發的台商/台籍經理人員群體的跨界流動,成為當代移民研究的一個核心議題(Tseng 2000),因而具有重要的社會學意義。

         作者認為專業工作者的台籍經理人員,兩岸文化的類似與親近,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他們偏好選擇到中國大陸,尤其是到擁有豐富人文歷史面向的大上海地區工作,但卻不能解答這群人在移居後,為什麼要進行頻繁的跨界移動。同樣的,全球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跨國/境工作機會,以及驅策遷徙者往全球城市集中的趨向,但僅以全球資本主義觀點,也不能幫助理解跨國/境後的個人,究竟是如何進行移居生活的。因此,作者強調透過跨國主義的觀點,可以補充對專業遷徙的觀察向來僅限定在人才流動對移出國及接受國的影響,或是一味地將跨界專業工作者視為優勢的跨國階級,而忽略專業遷徙在微觀層次之移民生活面向。

        以大上海地區的台籍經理人員為例,這些專業工作者跨界後的移居生活呈現的是頻繁地來回移居地與移出地之間,並且運用兩地的社會與物質資源,及跨地域的社會網絡建構,進行多重地域連結。這樣的跨界生活型態,是行動者主動積極地同時編織移居地與移出地的連結,強調的是經由社會慣行、象徵體系與物質文化所建構的實質聯繫,而不是如離散群體側重於想像的、記憶的及情感性的單向家鄉連結。所以,更適恰地說,這群跨界專業工作者,是透過經常性地跨界進行他們獨特的跨境空間生活的。

在大上海地區的台籍工作者,由於存在這種經常性地跨界,使得不管是從上海的住家到台灣父母的家,或是從上海工作的家、工廠的家到台灣的住家,透過往返性移動,反而轉換了定點式的移居生活型態,串連出跨越政治疆界的社會空間。因此,「回家」也不同於早期移民(如果有的話)只是一次性的行為而已(Schutz 1976),這群跨界後的台籍經理人員,表現在移居行為上的,其實更是「持續地回家」。

        跨境遷徙者進行跨界生活的必要性,說明了這些大上海地區的台籍經理人員,一方面希望透過兩邊社會一些元素的重新組合,形塑有利於自己跨越邊界流動生活的條件外;另一方面,既然流動是日常生活中必須面對的一種常態,因此重要的是可以持續地維持遠距的跨社會的連繫,建構多重地域的參考架構,來面對流動不確定性的生活。換句話說,在上海熱潮持續不斷下,他們為了進行跨境遷徙,到大上海地區進行跨界的生活。透過編織多重連結所進行的跨界生活,不僅是跨界專業工作者為了尋求個人生涯更佳機會的方式,同時也可以理解為,是他們在進行流動生活過程中,延伸出的一種求生存必要策略。

 

康進的閱讀心得:「從馬來西亞華人紀念鄭和看馬來西亞宗教、族群和政治問題」

  1. 作為新加坡記者,我認為作者應可以更深入地探討鄭和的事物,但他似乎對1400年前鄭和到南洋及回教在南洋的傳播有許多要不得的錯誤;
  2. 另一個可怕的錯誤在於作者一下子跳越500年,來到華人和馬來人的水火不容,我認為是不負責的態度;
  3. 鄭和銅像目前仍放在某個院子的後方,沒人理;
  4. 作者完全未針對主題發表評論,不知他的想法是什麽;
  5. 大馬華人並未因政治因素停止紀念鄭和的活動,文章不能隻字不提,彷彿事情不存在似的;
  6. 事事用政治的眼光看待事情,簡單的事情也會變得太複雜。

 


李傲程 學期作業大綱-馬來西亞華人宗教信仰及早期宗教場所研究(全文請點此處)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李傲程   台北清真寺出席記錄

 

1.   李傲程

2.   傅國忠

3.   郭小芳

4.   范美媛

5.   徐明敏

6.   莊雅琳

7.   劉時諶

8.   黃思懿

9.   伊藤義人

10. 鄭淯心

11. 王康進

12. 林彥瑜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1/4 上午9:10在台北清真寺門口集合,地址:新生南路二段62號

Comments (3)

徐明敏 said

at 12:30 pm on Dec 30, 2011

記得穿長袖長褲或長裙,女生帶圍巾備用~~

劉時諶 said

at 10:45 pm on Jan 3, 2012

提供穆斯林的羞體制度給各位同學參考:

男子必須遮蔽肚臍至膝蓋的地方,但褲管不宜超過腳踝、蓋住腳背。
女子除臉、手、腳以外的部位都須遮蔽,裙子下擺至少到達腳踝。

劉時諶 said

at 11:49 pm on Jan 3, 2012

再補充一項:穆斯林的衛生禮儀。

穆斯林必須常保持生理的清潔,進食、做禮拜、上清真寺前,必須確保自己的整潔。
清真寺人員可能會要求參觀者於入內殿前完成潔淨動作,若覺得麻煩,可以在家裡先完成並盡量維持(不壞淨)。
更詳細的潔淨禮儀,可參考網頁:http://www.islam.org.hk/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907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