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2-5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11 years, 2 months ago

科目名稱(中文):華人社會與文化

 

科目名稱(英文):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授課教師:楊聰榮 (師大華研所海華組)

開課期間: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本週主題 Topic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王康進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楊聰榮

 


李傲程 台灣節慶民俗與廟會文化

 

文章以《禮記‧雜記》孔子論蜡的一段話: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說明合理的社會生活有時要緊張,有時也要鬆弛,這樣才合乎人們基本有序的生活規律,就如工作了五天就要週休二日。若天天都工作,過著緊張的生活;或像退休人士每天都過著假期」般無憂無慮的日子,生活就會變得沒有規律,心裡或生理都會逐漸出現問題。所以,爲何很多退休人士退休了一段日子後,就會嚷著要再工作、當義工等,原因在於過著鬆弛的日子太久了,使人快受不了。

 

各民族的節慶與廟會文化(西方稱Carnival-嘉年華會)的形成與流傳,也和上述所說的一張一弛有關。人們長年累月忙綠地工作,過著緊張有壓力的生活,一旦可以休息,便要大吃大喝,與親友一起狂歡,放鬆自己。而這些狂歡的時間或日子,就會被人所期盼並固定舉行下來,逐漸形成特殊的節日。華人的節日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幾乎每個節日都與祭拜有關;春節送灶、清明祭祖、端午紀念屈原、中元節拜「好兄弟」等,而祭拜後的祭品食物,往往都會成為人們的口中之物。換言之,華人的節日除祭祀外,說穿了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東西。然而,其最大的功能還是讓家人有機會團聚;尤其是在遠方工作的遊子,都會稱節慶假期,紛紛趕回鄉與家人團聚。其實,除了華人,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節日,雖然慶祝方式或有所不同,但在其根本的意義上,都是為「一張一弛」而設計的。

 

文章也以非常來描述社會生活的規律與節奏,而人們必須遵循它過日子,這樣才能使社會變得更健全就是平常,即如工作日;相對的,節慶就是非常,換句話說,節慶不常有,是一個日子的循環;人們忙碌的工作,期盼節慶到來的喜悅,原因不外乎在於可以團聚、狂歡、大吃大喝,也就是讓身心可以鬆弛下來,並為下一個忙碌日子的到來前做好准備。

 


劉時諶《跨越三世紀的古巴華人》

 

十九世紀中葉,滿清統治下的中國已是個半封建、半殖民地,且貧窮落後的國家。1842年鴉片戰爭後,中國與英國簽訂的《南京條約》帶給中國百姓更多的災難,特別是閩粵等沿海地區,百姓為求生存紛紛出海謀生。此時正巧遇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拉丁美洲急需大量廉價勞工時期,中國「苦力販賣」應時而生。

 

1835年,西班牙屈於歐洲列強的壓力,與英國簽訂禁止販賣黑奴的條約,導致當時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僅存的殖民地古巴立即陷於勞力短缺、經濟危機的局面。1844年,古巴莊園雇主決定以「契約」採納華工取代黑奴,大量中國勞工遂被輸入古巴,填補了黑奴的位置。前往古巴的華工如同黑奴般,受到惡劣的待遇,但「苦力」不僅拯救了古巴的經濟危機,亦使古巴製糖工業化成為可能。

 

1847年,第一批華工抵達哈瓦那(今古巴首都)後不久,西班牙王室曾基於華工宗教信仰及叛逆性,一度停止輸入中國契約勞工,至1852年,鑒於嚴重缺少廉價勞工而影響經濟發展,西班牙王室被迫再次「恩准」古巴從新輸入華工。1853年草擬的《古巴引進與管理華工條例》使華工淪為奴隸的社會階級,如其中第19項條款所示:『華工與仲介者簽訂契約時,便得放棄與其工作性質相左的基本人權。』

 

1868年,古巴獨立之父Carlos Manuel Céspedes於自營的製糖廠宣布廢除奴隸制度,讓島上所有居民都能夠享有同樣自由平等的權利。古巴的華工長期受奴役,為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權,積極投入Céspedes領導的獨立軍中英勇作戰,爭取『對所有參與起義行列之奴隸或華工賦予自由之權利』。而有鑑於華工積極投入『十年戰爭』(1868 - 1878),卻在反華人士的誘導下,再次引發有關華工輸入古巴問題。1871年,古巴的莊園雇主和人口販賣商全力反對西班牙共和政府頒布的禁止輸入華工的法令,為讓『廉價勞工仍是不可缺少的』。1872年西班牙共和政府宣布延後執行停止輸入華宮禁令,又於次年宣布廢止禁令。

 

鑒於華工長期未受善待,滿清政府於1872年禁止華工前往古巴。在英、法、德、俄、美等五國駐北京公使調停下,西班牙被迫同意清廷於1874年派員前往古巴視察。二月後,視察報告揭露華工長期受虐,立即震撼海外,滿清政府決心下令禁止「契約華工」前往古巴。1877年,中國與西班牙簽屬北京《中西協定》,西班牙改採自由勞工制,取代行之有年的契約勞工制,清廷亦在哈瓦那設立總領事館,加強保僑工作,為中國、古巴的外交關係踏出了第一步。

 

1898年,美國藉口『緬因號』軍艦在哈瓦那港遭炸沉,向當時統治古巴的西班牙宣戰,美國大勝,古巴獨立,但受美國保護。1902年,清廷始於承認,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雖然古巴華人曾參與了30年的獨立戰爭,獨立後取得較大程度的自由並受到當地人的尊敬,但古巴政府卻於同年5月頒布排華法案,禁止華人入境。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國同拉丁美洲關係得到近一步改善,中國與古巴於1942年簽署《中古友好條約》載明兩國人民權利的平等,對華人移居古巴做出了有利的規定,為時四十年的禁令宣告廢止,隨即掀起一波華人移居古巴的熱潮。

 

早期的契約華工,多不諳西班牙語,也不習慣當地的生活方式,一旦擺脫了契約的束縛後,聚集而居,其眾居地常被稱為『唐人街(Barrio Chino)』,華人在那兒開設商店、旅社、餐館等,從事各種商務活動。古巴僑社組織幾乎於隨著華工移入城市時同時產生,一城組織僑社,各城仿效。拉丁美洲地區出現最早的僑社組織,是在1867年古巴華人在哈瓦那市成立的『結義堂』。至1893年,拉丁美洲幾乎所有華人聚居的主要城鎮都建立了同鄉會館、同宗姓堂號或政黨組織,古巴『中華總會館』亦於同年5月成立。

 

19118月,清廷最大的軍艦『海圻號』訪問哈瓦那,古巴華人為支持孫文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進行宣傳,鼓勵艦上清官兵投入革命隊伍。『海圻號』返航後不久,艦上官兵即響應武昌起義,參加國民革命。1931年,日本帝國侵略中國東北,古巴華人動員成立『抗日救國總會』,募捐一萬美元獻給東北義勇軍。

 

1959年「古巴革命」後,古巴轉型為社會主義國家,大量華人外移。目前全島僅剩平均年齡高達80歲的400名華人,雖然有華裔血統的古巴國民3000餘人,惟多數已不諳華語。雖然近年來古巴的移民政策已放寬,但由於美國長期對古巴進行嚴厲的經濟封鎖,以及古巴領導人卡斯楚兄弟(Fidel Castro & Raúl Castro)的『指令』經濟政策,造成生計困難,根本沒有華人願意前往古巴。不久,很難令人想像曾是拉丁美洲規模最大、華人會館最多、總人數高達10萬之多的哈瓦那『唐人街』即將步入歷史。

 

為避免『唐人街』消失於歷史時輪,1994年在古巴政府的支持下,華人僑社成立了『唐人街促進會』,惟因缺乏新血、經費不足,重建『唐人街』的任務艱鉅。199912月,『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OverseasISSCO)』選在古巴哈瓦那舉行年會,與會中外學者200餘人,深具意義,『中華總會館』主席亦設晚宴招待,場面感人。國立哈瓦那大學(Universidad de La Habana)決定籌設『古巴華人研究所』,以加強在此領域之研究。


郭小芳《族裔飲食的再現政治》之反思

 

這篇文章是在介紹台灣的東南亞飲食餐廳,作者透過媒體和名片來觀察東南亞的不同餐廳如何推銷他們的商品。從這篇文章我們就可以看到泰國料理餐廳的數量最多,其次是越南。

 

大家都知道,泰國料理餐廳在台灣算是蠻多,而且非常受台灣人的歡迎,就師大夜市這一區據我所知就已經五、六家了,公館那邊更多,十幾家以上,走兩步就有一家,不過每家的價錢或味道還是不太一樣,這是要看每個人的喜愛了。連我們泰國人去吃,意見也不太一致。聽說在某些飯店的泰國料理吃到飽非常好吃,但是價錢也很貴。總的來說,對我們泰國人來講,在國外生活其實很難找到味道那麼地道的泰國菜,能夠找到比較接近就算是很不錯了。而且,來到台灣之後,我才知道台灣人都以為「椒麻雞」是泰國菜。還記得我第一天在華研所上課,有台灣同學知道我是泰國人就很主動地來跟我說她很喜歡吃泰國菜,尤其是「椒麻雞」。我當時還不懂「椒麻雞」是什麼東西,心裡只想這個名稱泰語應該是什麼,不過不管怎麼想都想不通。等到我後來有機會到這裡的泰國餐廳去吃飯,點點看「椒麻雞」才了解,原來這不是我們的泰國菜,不過是緬甸還是雲南,我也不太清楚。據我在清萊府──泰國最北部的地方──工作,我也沒見過「椒麻雞」。清萊府可算是保留了不少中國雲南的氣氛,尤其是在「美賽」、「美斯樂」、「清盛」這三個地方,一進去就以為自己在中國,因為他們都講雲南話為主,電視節目也是中國的第四台,食品就是那些中國水餃、麻婆豆腐、佛跳牆還有一些雲南菜像「過橋麵線」「叉燒麵」等等,味道很特別,尤其是他們的湯有點酸酸的,很好喝。

 

此外,在台的式料理大部分都利用一些泰國特徵來推銷他們的商店,如:店前擺著大象或泰式女圖像,或大牌上的圖片顯示了泰國旅遊景點等等。最明顯的是每家餐廳裡使用的餐具也用那些表示泰式的杯子、飯盆、飯瓢等等。其實,這些餐具在我們泰國那邊的餐廳裡就已經很少見到了,所以能夠在這裡看到我還是滿興奮的。

 

總的來講,我覺得出國之後才知道其實有很多關於泰國的東西我還是不太懂,應該多多學習,因為有些事情被台灣同學問了,我也不能解釋,原因可能來自自己學問不夠跟語言不足。

 


林彥瑜  〈新加坡語言與教育〉讀後心得

 

本文試著跳過傳統語言學之角度,以政治與經濟之背景來看新加坡語言教育之情況。

本文一開始先以英殖民時期之政策為背景,說明為什麼新加坡後來會以「英文」為官方語言之遠因。而教育使用的「媒介語」也是影響語言使用的一個原因,這因為學生要聽懂課程內容,必需先將該媒介語使用的很好,才能了解教師授課內容,與書本內容。故這就是為什麼當新加坡大量將英語作為主要教學媒介語後,英語強勢之路再也停不下來。在這情況下,儘管新加坡在學校課程裡會有「華語」課程,但是成效不大。文章的後面也舉出,儘管李光耀先生再三提出新加坡是英、華語皆通行之處,新加坡人該是英、華語雙聲帶,但是當日常生活中充斥著英語,且教育語言也都是用英語時,新加坡華人在日常也多使用「英語」做為溝通語言。

 

這讓我想到「小孩不笨」這部電影,他在第一集和第二集中就將新加坡語言教育的弊病血淋淋地攤給世人看。在第一集中,威力的姊姊在班上是頂尖的學生,但當老師請他在「華語課」中以「華語」做表達時,她仍是以「英語」做答,儘管是用中文作得,她也是說她要發明新藥可以「變成洋人」,因為「這樣就可以不用說華語了」(這句又以英語陳述),而這句話竟然得到全班的鼓掌叫法。而第二部則是以「華語老師」和全班同學的「對抗」,除了說明師生隔閡外,也有暗示一般學生對華語有「抗拒」的情況。

 

在第四節作者有提到由於中國大陸之掘起,使新加坡在「華語推廣」上有了個「明確」的動力,作者也為新加坡的情況提出了幾點課程設計上的建議。

 

最後作者也提到語言的使用,其實和社會、教育上是習習相關的並提出除了語言外,「文化」是另一個不能忘記的點,認為語言是傳遞文化的媒介,語言課程要有文化的支持,才能培養出英華語都好的學生,也才能保留住華人文化。

 

我在看這篇時一直想到「小孩不笨12」這兩部電影,這兩部提到很多新加坡教育問題,裡面也有提到「華語教學」及「華人文化」在新加坡社會中面臨的問題。這兩部片子是2002年及2006年拍的,上映後也引起了新加坡當地及華人圈熱烈地討論,也影響了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改變,如促使新加坡政府開始檢討原有的小學教育制度,並從2004年起,逐漸調整EM1EM2EM3分班制度,自2008年更是完全廢除實施了17年的小學能力分班制度。而華語教學上的問題是否有改變,或是出現新的問題都是可以再觀察、討論的。

 

引申閱讀:

小孩不笨(I Not Stupid),由新加坡的新傳媒星霖電影公司於2002年發行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要是教育小孩,並由新加坡著名電影人梁智強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演員包括:向雲、劉謙益、陳美廩、黃博儒、洪賜健、李創銳、陳雪兒 及 鄭咸斌。2002年2月《小孩不笨》於新加坡上映時曾連續拿下四週票房冠軍,同時創下380多萬新加坡元票房記錄,並獲得2003年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的提名,但最後敗給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

《小孩不笨》是一部社會諷刺喜劇片,故事講述新加坡教育制度弊病,包括能力分班、新加坡華語問題等。故事透過三個小孩讓觀眾看出新加坡政府的教育政策如何影響社會上每個人的生活。

在此電影中用到的語言有:華語(普通話)、英文及新加坡當地盛行的漢語方言——閩南語,粵語在劇中都有出現過。

以上資料出自維基百科。

 


 

 

徐明敏 菲律賓華人心得

 

其中有一篇文章讀了印象深刻,身為海外華人,辦華人學校有一個很大的期望,就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先、自己從哪裡來。也害怕自己的下一代會完全失去「華人」的自覺,被地主國同化。

 

作者提出疑問,難道建立華校、教華語,只是消極的防止自己的子女被同化嗎?如果是這樣,是沒有效果的。她們的後代子女們依然同化了。但是作者認為,如此的同化並無不妥之處,反而更能因地制宜。在菲律賓中華文化的發揚應該是和地主國能相互融合,而不是互相對立。

 

另外也指出,如果華校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脫離了菲律賓的現況,難以引起學生興趣,這樣的華與教育,如果與當地社會結合,會更促進師生學習,並走入菲律賓現實社會,讓華校成為菲律賓的一部分。

 

總結起來,菲律賓華文教育的重點,可能與美國外語教學協會(ACTFEL)所訂的外語教學5C準則:Communication(溝通)、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貫連)、 Comparisons(比較)、Communities(社區),其中焦點應擺在「社區」,我相信如此能幫助華語教育更順利發展,也更受當地社會大眾接受。


羅士華 ----------   中醫的把脈技巧(三部脈位)

 

    

 

          圖畫一                                 圖畫二                          

 

                                 三部脈位

  

  人的左右手各有三部脈位,各為寸、關、尺。圖畫一是三部脈位的圖畫。圖畫二是常用搭脈位置及寸、關、尺聯繫的臟腑。初級者可以把無名指按在「寸部脈位」,食指按在「尺部脈位」以及中指按在「關部脈位」。這三個位置都可以感覺到心的跳動。

 

切脈應注意時間姿勢指法。中醫師切脈時會讓病人將手掌向上,平伸上臂與心臟同一水平,並且腕下墊有脈枕。中醫習慣用左手切病人右手脈象,右手切病人左手脈象。切脈最好是在清晨未活動時,若病人活動過,應休息15分鐘左右再進行脈診。切診時,三指要同時切按,平衡用力,由輕到重,分別採取浮、中、沉三種指力,得出九個脈象,又稱"三部九候"。中醫診証常見的病脈有很多,例如脈名沉脈浮脈及虛脈。沉脈的性質是輕按不明顯,重按才可觸得搏動,診斷是裹証(可反映内感病)。沉脈一般可反映內臟的病理情況。沉而有力為裏實,沉而無力為裏虛。虛脈的性質是指下空虛,軟弱無力,診斷是氣血兩虛。 浮脈的性質是手指輕按即可觸得,重按反而減弱,診斷是表証(可反映外感病)。  浮脈一般可反映外感病,或血液不足。浮而有力多風熱,浮而無力是血虛。

 

 

  別的中醫診証常見的病脈是遲脈及數脈。遲脈的性質是脈搏緩慢(每分鐘脈搏在60次以下),診斷是寒症。遲脈一般可反映人體臟系產熱能量不足。數脈的性質是脈搏急促(每分鐘脈搏在90次以上),診斷是熱症。數脈一般可反映人體臟系產熱能量亢進。另有「虛脈」和「實脈」二類:虛脈即浮、中、沉三部無力,提示氣血不足;實脈為三部有力,反映人體氣分功能有亢進現象。

 

  按脈的力度分為浮、中、沉,而按脈也有分為單指按和三指總按。初級者可以只用左手中指再次按著右手「關部脈位」,輕輕貼著皮膚表面,不施加力量,這樣即為「浮取」;續向下漸次稍加用力,至肌肉處,即為「中取」;最後,按至骨位稍上的位置,即為「沉取」。完成後,可繼續嘗試體驗「寸部脈位」和「關部脈位」。最後,再嘗試用右手食指、中指及無名指,一同按著左手寸、關、尺三個脈位,用浮、中、沉三種力度再體驗一至二次吧!

 

  單按時,該部脈的方向﹝血流源頭方向﹞沒有阻力,總按時於尺脈處施力了壓力,該部脈的前向有一定的阻力,所以結果是不同的。各部的脈象應以單按為主,總按則用以確定脈的節律和脈率和診察脈象整體情況。


黃思懿  〈台灣青草藥店現狀之調查研究〉之摘要

 

       

        青草藥店並非中藥店,兩者最大同在於其使用藥材絕大部分為本產藥材,且由實際床經驗印證中收集到本產最有特色及潛之藥材,然而目前法令尚未將青草藥業列為傳統文化,但如有意外中毒事件,矛頭仍然指向主管機關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以下為台灣青草藥店之現狀調查。

        清代時期,龍山寺青草巷的形成乃因開墾之初流行疾病多,合格的醫療人員又少,人們生病的時候,只能依賴口耳相傳的草藥秘方或到妙理求籤,或找草藥仙(所謂的赤腳醫生)。從台灣各地慕名前來艋舺龍山寺的信徒,到寺裡求藥籤之後,就向寺外推著人力車沿街叫賣的草藥販,購買藥籤裡所需的草藥。「青草巷」因此成型,當時還有「救命街」的稱號。後來青草巷因艋舺日漸衰落及20幾年前政府明令廢掉藥籤,寺廟停止擺設藥籤再加上西醫(現代醫療)的衝擊而日漸式微。

        從民國九十年起,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有鑒於青草巷過於髒亂,開始整修環境,設置解說牌,包括中、英、日三種語言。青草巷的店家使用新鮮青草的數量特別的多,一般每一家店約進 100~150種左右的新鮮青草,而這些青草也因為保存的時間不久,所以均為銷售量最好的品項。

        台中市政府重新整修的青草街,明亮且乾淨,有整齊劃一的招牌與路牌。這些青草店不只買賣青草,更提煉青草茶、冬瓜茶等。雖然青草店老闆並非中醫師,但他們懂不少民俗醫療偏方,滿足了不少前來抓草藥的人們。

        高雄的三鳳宮是個台灣民間信仰的重地,草藥自然是周邊不可或缺的產物,原來是廟前擺攤的青草商人,後來在廟旁邊租或買下店面,每家有500種以上的青草,互相搭配。

        開店業者有祖傳、藉由使用屋前屋後,農地山林的青草藥材,累積不少使用的經驗自學、經由藥用植物研究會或研習班的開班授徒,進而從事青草藥販賣工作。

        據田野調查結果發現,前 50 名青草排行榜為九層塔、芙蓉、宜梧(藤胡頹子)、雙面刺、五爪金英、捅勾藤、羊帶來、大風草、黃水茄、鈕仔茄、賜米草、狗尾草、枸杞、火炭母草(稱飯藤)、臭川芎、黃花虱母子(虱母球)、桂花根、橄欖根、山芙蓉、黃蓮蕉(黃花美人蕉)、磨盤草(帽仔盾)、白花蓮(蘿芙木)、含羞草、魚腥草、一枝黃花等50種。

        網路上也有介紹與討論,如:葫蘆網中草藥專業資訊網、一順青草園地、萬華佛俱街、青草巷等13個網站。藥用植物研究會也有近21個。藥園有37家。

        由於青草藥納入藥政管理之可行性評估的正反面意見皆有,仍需評估才能使之延續。


莊雅琳--流行歌手很東方 文化覺醒永不晚─文化品牌的自覺

作者以從事藝術工作的角度,感受到代表台灣特色的流行音樂近年來的包裝和曲目都受到濃厚的東方風影響,散發出對在地文化的自信和尊重。文中特別以王力宏、周杰倫及陶喆為例三位非常受歡迎的男歌手為例,從他們專輯的歌詞、包裝簡介及聲編寫製作人,甚至是平面宣傳人員,代表的不只是流行音樂,而是充滿理性辯證和社會反思的深刻思維。例如,周杰倫的暢銷專輯「七里香」中儘管總是被認為口齒不清楚地念字的快歌,但是他要表現出的是有著古老武功或棋道步術的加持,在三國或中原間奔馳,穿梭於歷史和現代。而他自己填詞的「外婆」,從收割的稻田到大稻埕的碼頭,則有濃厚的懷舊味道。作者以自己在藝術上創業的過程中感受到大家對傳統文化的悲觀意念或對於在地文化的自卑感的無力感,自己在將華人作品推廣到國際上的經驗常常是令人受挫的,而往往這些對自己作品沒有信心的人士往往還包括創作者、典藏組織及產官學界,而且多為中老年齡層。但是現在從事流行音樂的多為年輕的創作者,卻能夠重視祖先所流傳下來的珍貴的文化及思想的資產,不僅認同,更能力行,使之發揚光大,而透過對於偶像的崇拜也對年輕的下一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們很多是沒有看過「蘇三起解」的平劇,但是卻可以朗朗唱出現代蘇三說,常常歷史課本所教的他們記不住也沒有興趣,但是透過音樂或媒體的影響,何嘗不也是另類的文化保存呢?例如最近風靡全台的「賽德克巴萊」不也是讓我們再次重視與認識到原住民的文化?其實只要尊重傳統文化,認同在地資產,透過科技將傳統文化升級,也是同樣能夠有其影響力及功效。

 


 

鄭淯心  外籍新娘的適應與子女教養—PART 2 子女教養篇

 

    陳美惠(2002)的研究指出,在台外籍媽媽由於生活的壓力,偏向以專制的方式教養孩子,採取較權威的方式,常使用體罰。主要在培養乖巧聽話的孩子,對於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較不重視。顏錦珠(2001)的研究指出,東南亞外籍新娘對子女的關愛是比較含蓄的,比較重視孩子的課業狀況與家務分工等。東南亞外籍配偶常使用單向式的溝通,也就是成人主導的方式,探其原因也是因為生活適應的壓力較大所致。蕭昭娟(1999)的研究則指出在台外籍新娘特別會保護孩子,以免孩子受到同儕的歧視,但也有部分的外籍新娘採取較放任的教養方式。陳庭芸(2002)的研究提到,通常夫家會協助子女教養,但由於雙方教養理念不同,有時候會引起婆媳之間的爭吵。

 

    本研究所訪談的外籍媽媽,兩位來自越南,一位來自印尼。在子女教養上,三個家庭都是依循著「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丈夫花時間在工作,而照顧孩子的責任則落在妻子的身上。夫妻教養觀念的不同,也是三個家庭共有的特色,外籍媽媽對於孩子有比較多的要求,而台籍丈夫往往比較放任,對孩子比較寵愛,常常「扮白臉」。外籍媽媽對於小孩的管教有時會用打罵的方式,但台灣的老公喜歡用說的。因此當媽媽要處罰孩子的時候,往往就會造成一些爭吵。三位外籍媽媽對孩子的課業都頗為擔心,擔心自己能力不足以幫助孩子應付課業,也有人覺得孩子功課不好是自己的問題。由於許多台籍丈夫本身學歷也不高,因此大部分的解決之道是請朋友的小孩幫忙,或是叫孩子上課多問老師問題。

 


伊藤義人 <在族裔認同的親/私密邊境>

 

這一篇文章包括了作者在印尼棉蘭從事田野研究以來的部分觀察與體驗,透過一些例子對棉蘭居民日常生活裡的一些空間移動經驗提出描述。探討華裔與非華裔個體間在物理、社會、及情感距離上高度接近的「跨族群親/私密情境(cross-ethnic intimacies)」,亦反映出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我隔離的意識,對於棉蘭華人中產階級來說,出了家門的公共空間都是異質且危險的,是屬於「他人」的,而不是「中國人」的。

 

描述主題有二, 分別聯繫於「交通」的兩層意義: 運輸、通行(Traffic), 與交換、交易(Trafficking)。在第一層意義裡, 交通是一個社會的基本現實,也是一個社群集體對其公共空間進行集體想像與規劃控制的動態過程與表現。這篇文章並針對「交通」的第二層意義:交流、交換, 而對棉蘭社會關係裡的一些物質、符號、情感的交換提出觀察。作者的觀察重點在於:在棉蘭的公共空間裡,誰與誰可以交通,誰又必須被隔離? 什麼樣的跨族群交通必須被阻止, 什麼樣的交通又是可欲的? 族群認同的疆界如何在這些交通裡一再地被複製、強化?

 

另一方面, 作者的田野研究進一步顯示:對許多棉蘭華人來說,公車與市街上的階級他者更同時是種族意義上的他者。此外,本地華人社群特定的交通實踐傾向於賦予某些群體身分(有車者的男性) 在「和誰去」、「去哪裡」、「什麼時候去」等事務上的優先選擇權,確保年輕單身女子的行動之於家人或男友的行動的依附性, 從而造成一對於年輕單身女性的身體與社會行為的規範機制, 前提性地決定了她們的社會往來對象的背景條件。

 

在文章的最後,作者舉例陳述一種象徵意義上的跨族群逾越關係, 並指出華印之間的近距離接觸, 尤其異性之間的接近,在棉蘭公共空間裡的異質性。

 

在這篇文章中,可以發現作者的觀察力十分敏銳,透過自己的實地經驗,結合別人的例子,架構出主題。此外,和我曾經閱讀文章不同的是,作者用不同的角度書寫,從個體與個體之間的跨族群親/私密情境出發,進而去闡發族群與族群間的一些相處情境,而不是從整體的大環境,例如:歷史、經濟面著手討論。除此之外,不單從華人的角度出發,而是舉實例說明,可以讓讀者了解當地的情況,同時也探討到「非華裔」的情況,我覺得這樣可以更顯示出文章舉證及敘述上的客觀性。

 

田野調查,是我曾經聽過的一種研究方法,透過這篇文章,了解到如何將自己親身的經驗結合文章的論點,讓我對於如何使用此研究方法上十分有啟發性。

 


范美媛  民俗、文化的變與不變-〈族裔飲食的再現政治:東南亞餐飲報導與餐廳名片的分析〉讀後心得

 

        誠如作者所言「媒體是再現政治的關鍵場域」,進一步從文化研究理論的批判視角而言,時至今日,舉凡飲食、文學、藝術(音樂、戲劇、舞蹈、電影),甚至節慶、喪葬習俗,構成文明、文化重要元素幾乎無一與政治無關。本文即以族裔文化為例,探討媒體再現的篩選機制、敘事策略和類型化,及其所塑造出的特定族裔形象,在想像與真實的族裔社會關係中,所發揮不同程度的中介和建構效果。

        「民俗、文化的變」是指由於台灣社會發展在二次大戰後經歷了幾個重大的轉型期,從農業社會轉型到工業、商業、服務業的蓬勃發展,人們根據個人所學、粗淺的經驗與觀察,民俗習慣一定會隨著消費能力在經濟成長的大環境改變下迅速提高,從而導致消費習慣的改變。在農業社會時代,人民的行為集體性相當高,外食是很不可思議的個人行為。但工商發展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外食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從而人們接觸不同族裔的飲食物質頻度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

         同樣的,台灣的人均所得雖然只是發展中國家規模,但發展結構中勞工組成來源卻已步上發展國家後塵逐年大批輸入、女性外籍配偶大規模移入(一如八○年代之歐洲)。伴隨而來的不同語言、族裔飲食的多元化也在消費市場的需求下應運而生。台灣人對這些外族的飲食物質適應能力,甚至喜好程度也都大幅提升。

       「民俗、文化的不變」是指人們對外族及其伴同的文化習俗仍是抱著隱性或顯性的成見及獵奇心理,而這樣的心理仍為資本主義商業的市場守法操弄著,未曾改變: 不同族裔飲食仍然分成「中上層社會階級」式及「下層社會」式兩大類。此外,台灣的主流媒體作為資本主義商業的工具,早就沒有媒體理想與社會責任,一切都是以營利為目的,對族裔餐飲的報導也只是在維持媒體公司的收視率心態下操作的。

 

 


 

傅國忠---<語言與族群認同: 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讀後感

 

本文作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早年政府的國語政策禁止人民使用方言, 然而三位當蔣介石用方言做國慶致詞時卻未受到任何處罰. 如果說國語政策扼殺了台語和客語的發展, 它是否同時也扼殺了其他外省方言的存續". 作者更進一步主張, 國語並非外省人的母語, 事實上來到台灣的外省人當中, 來自北京的不到1%, 這些外省人的母語分布涵蓋了整個漢語的十大方言. 而這些外省族群的第二代已經完全喪失了他們的母語. 受國語政策衝擊最大的其實是外省族群. 台灣的國語實際上是一種克里奧語(creole).

 

作者提出的第二個觀點是: "實踐語言人權不應考量語言經濟的成本及效益"(施正鋒2007). 然而我認為這只是理想化的說詞, 事實上語言的發展力量完全來自經濟因素. 外省人第二代完全沒有振興母語的意圖, 台北捷運的播音系統只有國語, 台語, 客語和英語, 未聞原住民十四種族語與新移民越, , 印尼等語言. 這些現象完全和語言的效益密切相關. 我的原住民朋友曾對我說: "學族語有什麼用? 能讓我過更好的生活嗎? 不如把時間拿來學英文, 也許將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賺更多錢." 聽起來心酸卻很難反駁. 以前全世界的人都學英語, 現在開始有了華語熱, 台灣的熱門外語為日,,,,西, 而非與台灣距離更近,關係更密切的泰, , 印尼, , 這一切都與經濟效益有很深的關係.

 

蔣為文(2005)認為: "華語可以是台灣的國民語言, 但絕不是台灣語言". 本文作者則認為這種說法有邏輯上的矛盾之處, 因為閩南語和客語在四百年前也不是台灣語言. 沒有人能夠明確地指出這兩種語言什麼時候從國民語言轉化成了台灣語言. 如果只是因為人多勢眾, 那不也成了另一次的語言暴力. 事實上台灣華語是一種新生的克里奧語, 屬於台灣特有, 不同於大陸的普通話, 有自己的特徵. 然而因為語言的經濟效益, 台灣的華語教學仍不得不向大陸的普通話靠攏. 我在日本曾看過一本英語教學的教材, 特別標榜教的是英式英語. 我們假想一個情況, 如果台灣人口夠多, 國力夠強, 在國際間的影響力及能見度夠大, 對外國人來說台灣有一種不同於大陸的氣韻, 就像英國不同於美國一樣, 我相信在美國的書店裡也能找到一本標榜學台灣華語的中文教材. 結論: 語言永遠和經濟及政治緊密結合, 這是它擺脫不了的宿命

 

康進閱讀心得:「文化認同的獨立性和動力性」:以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的演進與創新為例

  1. 本文對「動力性」和所謂的「文化」解釋不足;
  2. 關於文化認同的三條線索我會認為未能說明華裔和其它族裔為何不能相融的元素,尤其是馬來西亞這樣的環境
  3. 作者在解釋文化認同的複雜性時,不知為何對多族裔的複雜性沒有用力著墨,這不就是馬來西亞的現況嗎
  4. 我認為透過社會學的角度看海華研究,少了歷史深度的探討仍會出現許多謬誤,尤其是在多元族裔的環境只看單一族裔的發展更是如此;
  5. 關於社團組織(文中稱「鄉團組織」範圍小了些)的形成,作者可能也要了解華人結社的傳統早就存在了幾千年;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組織成立及註冊與不註冊的歷史因素,目的為何等也要多了解,因為「中華文化」是否和社團劃上等號是具有爭議的;
  6. 有關語言認同的觀點,作者不應把它放在獨中的10%學生上,事實上真形成集體認同的元素在近95%以上的華裔在華小受教育;
  7. 馬華文化與華人文化如何區分?不知為何在結語處抛出不個未解釋的議題;
  8. 文獻來源顯示,作者對大馬華人的歷史與認識應是深度不足的。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