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2-3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11 years, 2 months ago

科目名稱(中文):華人社會與文化

 

科目名稱(英文):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授課教師:楊聰榮 (師大華研所海華組)

開課期間: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本週主題 Topic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 林彥瑜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楊聰榮


 

傅國忠---<文化建構性別, 身體與食物: 以當歸為例>一文讀後感

 

Errington(1990)引用Geertz的觀點, 認為人是自然界未完成的生物, 需要後天文化加以補足完成. 男女生物性身體和文化性身體會互相影響進而形成男女認同.. 這種文化性表現在許多事物上, 飲食也是其中之一. 例如漢人女性喜歡嗑瓜子, 吃蜜餞, 吃甜食, 更愛能補血或美白的食物. 而當歸也在這種文化性制約之下成為具有女性意涵的中藥材.

 

由於女人身體偏寒, 且有月事, 因此性溫且能活血化瘀的當歸便成了女人的調經聖品.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提到: "古人娶妻為嗣續也, 當歸調血為女人要藥, 有思夫之意, 故有當歸之名". 當歸原本是一種男女皆宜的藥材, 卻被社會文化性賦予了女性藥材的意象. 在傳統中國社會中, 女性是沒有地位的, 除非她嫁人並生子, 才能在家中保有地位, 並和她的子女形成一個"子宮家庭"(uterine family), 以取得生存條件. 若否, 則死後成為孤魂野鬼. 因此對女人來說, 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個夫家並產下子嗣. 在這種情況下, 具調經功效的當歸就成了女人的食物, 也和當歸一詞所具有的"女子當有所歸"產生了連結.

 

回想生活中, 的確存在許多因文化性而對飲食產生的性別劃界. 有些跟飲食行為有關, 例如: 男人吃相要豪邁, 女人吃相要優雅. 男人喝酒是man, 女人喝酒是蕩. 也有一些像當歸一樣, 是跟食物的性別意象有關, 例如: 男人愛吃肉, 女人愛吃蜜餞, 巧克力和蛋糕. 如果一個男人愛吃蜜餞, 巧克力和蛋糕就會顯得很娘. 也有一些食物因為形體而被賦予性別色彩, 例如用香蕉和香腸來形容男人, 用鮑魚來形容女人. 食物的性別制約無所不在. 就連廣告也有這種現象, 例如零食廣告大多找女明星來拍, 水餃廣告找的是具有好媽媽形象的女性, 而酒類廣告則幾乎是男性的天下.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 性別論述趨向貶低女性, 兩性對立的二元思考模式也被建立起來. 隨著時代的改變與多元思潮的興起, 這種思維也開始受到挑戰, 如同性戀, 變性者, 第三性, 或是綜藝節目常常拿來當作話題的少女系男孩和少男系女孩等, 這些多元性別的表述也逐漸為人們所接受. 然而對食物的性別意象似乎仍牢不可破. 舉例來說, 四物湯明明是一種男女皆宜的補身良方, 可是大家都覺得那是女生喝的, 男生怎麼能喝! 在接受多元性別表述的同時, 我們是不是也該還給食物本來的原生意象呢?

 


劉時諶 — 土耳其的漢語教育簡況

 

縱然全世界發生了經濟危機,但是中東地區和中國的經濟發展仍然一飛沖天,與杜拜、上海摩天大樓所編織的天際線,頗能相互呼應。今天華人世界的崛起扮演著中東世界的加速器,東亞與西亞的交流日益密切,構築了一條現代「新絲路」,除了商貿的往來,亦增進了雙方文化的交流。

 

現實情況表明,全球的漢語熱潮正不斷升溫,漢語漸漸地成為重要的國際語言之一,許多國家已將漢語列入國家考試的外語選考科目中。近十年來,中東地區也染上這股漢語熱潮,有越來越多的教育與貿易機構開始推廣漢語語言與文化人才的訓練,當地人民對於「遠東」的印象不再只是日本。中國當局亦積極向中東世界推廣漢語,揚名國際的漢語教育機構—「孔子學院」在黎巴嫩、以色列、土耳其等國設有分部,其中「孔子學院」即有兩間設在土耳其的世界名校:中東科技大學(Orta Doğu Teknik Üniversitesi, Ankara)、海峽大學(Boğaziçi Üniversitesi, İstanbul)。

 

土耳其共和國(Türkiye Cumhuriyeti)位居歐亞大陸交界,鄰近中東與中亞(獨立國家國協),自古以來即是歐亞非各大民族往來與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素有「歐亞陸橋」之稱。而華夏與土耳其(突厥)兩民族歷史上頗有淵源,加上近代東亞經濟的快速發展,想學漢語的土耳其人特別多,想和中國做生意的人也多了。早在1935年,在土耳其國父凱末爾˙阿塔圖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的宣導下,國立安卡拉大學(Ankara Üniversitesi)就成立了漢學院。隨著中土經貿關係加速,土耳其各大學紛紛成立漢學系或漢語課程,並定期舉辦中國文化活動。2005年土耳其教育部更將漢語列入職業中學的外語選修課程,漢語教學向下延伸,使越來越多的土耳其年輕人有興趣加入學習漢語語言與文化的行列。

 

 

台灣與中東、中亞各國關係請參考外交部網頁:

http://multilingual.mofa.gov.tw/web/web_UTF-8/almanac/almanac2006/html/08-1-2.htm

 

中東科技大學孔子學院:http://ci.metu.edu.tr/

 

海峽大學孔子學院:http://www.confucius.boun.edu.tr/Default.aspx?Lang=en-US

 


李傲程  語言與教育(新加坡)

 

新加坡這一島國,國土面積不到750平方公里,但人均收入卻是37,293美元(2009年),名列世界前20,是東南亞惟一的發達國家。然而,回想她1965年被迫與馬來西亞分家初期,雖擁有地理位置優越的港口(她地處東南亞中心,位於馬六甲海峽南段出口旁,是往來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船隻的中途補給之地),但卻沒有任何的天然資源,一切物資都須依賴從外國進口,就連食水也要馬來西亞提供。

 

不過,以李光耀為首的人民行動黨政府,不向現實低頭,實施了許多有利新加坡發展和生存的政策,而語言與教育政策就是其中一項。

 

新加坡的社會與馬來西亞很相似,即由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組成的多元社會,但與馬來西亞不同的是,華人占了總人口約75%,屬主要民族,但華語卻不是該國的主導語言。所以,新加坡的語言政策真的很有趣,值得大家玩味。她的國語是馬來語,國歌的歌詞和國徽上的國家格言(Majulah Singapura前進吧,新加坡)都是馬來語;官方語言有四種,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淡米爾語(南印度語言之一),在新加坡的各捷運站都有這四種語言的告示牌。不過,英語則是該國的行政語言,無論是政府機關還是私人界,甚至是家庭用語都以英語為主。同時,英語也是各民族之間的共同語言。

 

新加坡建國初期,領導人堅決以英語作為國民的共同語言不是無法理解的。新加坡是前英殖民地,所以受英語教育的人非常多,特別是包括李光耀在內的國家領袖。其次,新加坡各民族的語言差異非常大,若國家偏向使用某一族群的語言作為國家主要用語,皆會引起其他族群不滿,所以使用英語作為共同語言,有助於國民團結,利於國家發展。另外,當時以西方(特別是以美國為主)的國際趨勢,新加坡爲了生存,爲了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建立自己的優勢,不得不採取以英語為主的國家語言與教育政策,以使自己有能力與西方接軌。

 

新加坡的這一語言與教育政策,雖然為該國帶來了許多好處,但也使其後代漸漸放棄使用母語,尤其是華人最為嚴重,因為在新加坡的社會中精通英語的人會占上風,所以華裔父母爲了讓孩子們能夠在社會上生存及具有競爭力,往往較重視英語的學習。


 

莊雅琳─從民間菜餚分析台灣北客家菜飲食特色

台灣是一個多元民族社會,以居住的人口比例而言,客家應該屬於第二大族群,但長久以來客家人卻非主流族群,使得同為台灣人卻因此容易被忽略其文化特色,更別提到保存與傳承。而我們對客家人的看法也一直是存在客家人勤儉耐勞的刻板印象。作者從訪談新竹與苗栗地區的客家婦女來探討客家菜餚的特殊性及飲食文化,並探討其未來的發展與傳承。

客家菜特色的形成,與客家先民早年的生活環境和物資缺乏有相當大的關係,由於客家族群歷經數次大遷徙,自然對吃不要求精緻也不講究,但卻也保留不少特色,同時也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智慧,與刻苦耐勞的硬頸精神。在主食方面,客家人喜吃米飯或米製品,因為早期辛勤墾荒必須吃米飯較易有飽足感外,並為了長久保藏而藉用米製作出較耐久藏的「粄」製品。在配菜部分,客家餐桌上最常出現的就是簡單的蔬菜炒九層塔,無論那道菜均會在最後的一道烹飪程序加入九層塔增加菜餚的香味,以此提味。雞是客家人節慶時的主要祭品,或是親朋好友來訪時招待的菜餚,而多以冷盤呈現。從客家日常飲食中的菜餚加以分析後發現,客家菜餚較注重實用的特色,重視菜餚的內容,而較不在意其外觀,並且烹調風格少變化,多以炒、煮、蒸等烹調方式為主。而因為地理的環境因素,客家族群多居住在山區,所以食材多用禽畜類而少海味或魚鮮,而這些菜餚的特色也顯示的是客家人勤儉努力的飲食文化。

一、儉約的飲食文化

客家人的勤儉,在飲食上可說是表露無遺,殺雞宰豬,包括內臟和血,連豬毛都可以賣。此外,客家醃漬食物種類非常多,一方面是攜帶方便,另一方面將盛產的蔬菜經過日曬,加入鹽、紅麴等天然防腐材料以便能透過醃製方式來儲備夠的食物,因此醃製食品對客家社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鹹菜、福菜、梅乾菜及蘿蔔乾等,而客家人使用桔醬作為客家菜餚的重要沾料之一。台灣新竹苗栗山區客家人最善於製作柿餅,也算是因地理環境所造成的加工品之一。

二、節慶打粄文化

閩南人遇到大節日無非是大魚大肉上桌,而客家人在不同的婚喪喜慶、節日、祭祀等不可缺粄,舉凡過年發粄(發糕)、紅粄(紅龜粿):元宵吃粄圓(湯圓);清明節以艾草粄去熱解毒;端午節包粄粽、其他如芋粄、水粄(碗粿)、蘿蔔粄(蘿蔔糕)等可見得客家人對打粄製品情有獨鍾,更有一股濃濃的客家情懷。

三、客家飲茶文化

茶樹是一種耐得住土貧,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即可生長的坡地作物,在客家人所居住的丘陵地,大都貧脊乾旱,由於不適合種稻,而常它用來種茶,例如著名的擂茶便是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

作者認為由於客家人低調作風與不善推廣,使外界對其生活、飲食、文化了解不多,自然難以建立客家菜的主體性。由於台灣社會的多元開放,使得年輕一代的台灣人受到西洋和東洋文化商品的影響後而忘了自族群的特性。現代的客家年輕人不再迷戀客家特殊粄製品,反而加入了崇尚西化飲食的行列,就連同客家婦女均已不親自製作米食品而改買現成的,這些特殊的飲食製作與傳承也出現危機,未來想吃到傳統的客家手工粄製品大概很難了。如果不加緊腳步建立客家民族飲食主體性,那麼客家飲食文化式微在所難免。隨著客家意識覺醒,客家文化逐漸受到國人的普遍重視,近年來由於政府的推動,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現今全國各地不難看到與客家族群相關的藝文與產業活動,這些客家菜餚要能保留、傳承、發揚均有賴與客家文化結合才能綿延繼續。

 


范美媛  〈論東盟華文報網站的傳播意義—《聯合早報》、《星洲日報》等網路報的分析介紹〉摘要及心得 

 

       東盟最大的幾家華文傳媒,如新加坡的《聯合早報》,以及馬來西亞的《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光華日報》和《光明日報》等,從九○年代中期起,加入網路世界後所產生的影響極為重要。本文即以《聯合早報》、《星洲日報》兩家報紙的網路版爲例,探討其所産生的傳播意義。作者的論述固然帶著民族主義視角,但分析總體仍有可取之處。

       作者提出東盟華文報網站的傳播意義有三:首先,華文報網站可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播中心,這些華文報不但延續一般實體平面報紙的新聞報導欄目,並且開闢許多與當地華族開發史蹟、文化習俗有關版面,以營造中華文化氛圍,增強海外華人對中華文化的所屬意識,又能帶給當地現代社會人文關懷,不啻當地華族精神與性格的滋養地;其次,由於網路發源於美,因而網路上的資訊90%都是英文的,華文網注入國際傳播論壇中的資訊流,可為上述話語權一面倒的現象稍稍產生一種制衡的作用;最後,華族在東南亞的經濟成就,早期未能在政治上得以彰顯,但最近隨著各國反對黨在媒體激烈批判執政者不力之風氣大開,網路儼然也已成為一種華族「另類」的思想傳播工具,東盟華文報網站的成功(《聯合早報》的網路報讀者群,90%以上分布在其他國家,新加坡僅占10%)不僅反映這些傳媒經營獲得讀者信賴、世界廣大華族對族語資訊傳播之渴求,也代表了華人的文化認同訴求,更凸顯華文報網站的民族性。

       2008年金融海嘯危機以來迄今,許多西方國家之實體平面媒體慘澹經營,甚至紛紛面臨結束之窘境,反觀華文傳媒卻大幅逆勢崛起,不可諱言,這與近年來中國政府和媒體力推國際傳播「建設」,與海外華文媒體攜手「聯姻」有密切關係。如中國新聞社每兩年主辦一次的「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今年時值第六屆,九月下旬剛在重慶落幕,規模之大,與會之各地傳媒代表人數之多,此發展態勢被西方觀察家解讀為挾中國經濟發展優勢的華文媒體正與西方話語體系展開一場所謂的「輿論戰」,有其緣由。

       前蘇聯過去也曾經擁有「話語權」,但當時的新聞界卻流傳著一句笑話:「《真理報》沒消息,《消息報》沒真理。」東盟老字號的華文傳媒目前取得的成就確是值得我們敬佩與學習,但是海外眾多新興華文傳媒是否會淪為中國與西方爭奪「話語權」的工具,還值得吾人更進一步關注。

 

東南亞七國華文報紙分布如下:

新加坡: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星期五週刊

馬來西亞吉隆玻:星洲日報、南洋商報、中國報、東方日報;

馬來西亞檳城:光明日報、光華日報;馬來西亞沙巴州:華僑日報、亞洲時報、沙巴日報、晨報;

馬來西亞砂勞越:砂勞越晚報、詩華日報、國際時報、美裏日報、中華日報。

印尼雅加達:世界日報、印尼日報、國際日報、商報、和平日報、華文郵報;

印尼棉蘭:印尼廣告日報;印尼泗水:千島日報

菲律賓馬尼拉:世界日報、商報、菲華日報、聯合日報、環球晚報

泰國曼谷:華商日報、柬華日報

柬埔寨:星洲日報、高棉獨立日報、金邊時報、大眾日報、新時代報;柬埔寨金邊:華商日報、柬華日報

越南胡志明市:解放日報、越南經濟新聞

資料來源:〈東南亞華文傳媒的現狀與展望〉(彭偉步, 2005) http://www.asean35.com/74/8095.html 

 

近兩年新增華文媒體有:

印尼《國際日報》集團新創辦了《蘇北日報》等華文報刊。

2010年面世的《棉蘭好報》如今已成為當地第四大華文日報。

印尼《訊報》從2011年起增擴至24版,泗水《千島日報》則實現在雅加達同步印刷。

2010年,美國舊金山先後開播了24小時華語電臺和電視臺;美國中文電視數位頻道實現了24小時中文節目播出;ICN電視聯播網亦啟動兩條高清頻道,全天候提供華語節目。

 

資料來源:2011年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新文稿,http://big5.chinanews.com.cn:89/gate/big5/www.chinanews.com/zgqj/2011/09-14/3325165.shtml


 

鄭淯心  外籍新娘的適應與子女教養—PART 1 生活適應篇

   

    這篇論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深度訪談,研究者訪談了三位在台灣外籍新娘,記錄他們生活適應的種種過程,這三位外籍新娘都曾經在白雲國小的補校一起上過中文課,所以是互相任是的,中文水平也達到了一定的水準。其中一位越南來的阿美提到,在仲介公司等待被「未來的老公」挑選的感覺很不好,因為仲介公司告訴他們,如果被選中了就必須答應,不能臨時才反悔說不要,也就是說她們沒有自己的選擇權。但幸運的是挑中阿美的是一位還不錯的老公。當阿美被問到是否會推薦其他越南的姊妹們嫁到台灣,阿美就說她不敢,因為不知道她們會嫁到的是怎麼樣的人,想必這是有不小的風險。剛到台灣的時候,阿美十分難以適應,才剛認識老公,也談不上什麼交往,就要突然融入一個新的家庭,學習怎麼當一位妻子,對她來說壓力很大。最大的問題就是語言溝通,阿美原本的中文程度不足以讓與老公順利的溝通,常常需要比手劃腳才能瞭解對方的意思。在小孩兩歲大的時候,阿美就到白雲國小的補校學習中文,加上老公的幫忙,阿美現在已經可以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另一個適應難點就是飲食文化,對阿美來說,台灣的醬油味道很奇怪,而且「什麼都用炒的」。阿美的家庭生活十分單純,與夫家的家庭成員沒有太多的接觸,但相處融洽,家庭經濟狀況也沒有問題,也能幫助阿美在越南的娘家過好生活。在家庭生活上適應順利,也幫助阿美在其他生活的層面快速調整與改變,大部分的適應問題都慢慢得著改變,沒有造成進一步的困擾。原本的鄉愁情懷,在安定的生活中慢慢得到化解,言談中常常透露對夫家的感謝,也認同了台灣媳婦這樣的身份。

 

    另一位是來自印尼的阿慧,已經來來灣十二年了,育有三名子女。阿慧來台灣的原因和其他外籍新娘不太一樣,原本阿慧在印尼的家境狀況就還不錯,所以嫁到台灣來就是為了「對流行」,因為身邊有許多嫁到台灣的朋友口耳相傳,就跟著趕流行。一開始阿慧的媽媽是反對的,最後才取得母親的同意。在仲介公司被挑選的過程,阿慧形容「好像在面試」,最後她和台灣老公才認識一天就結婚了。阿慧從有意願嫁到台灣的時候開始,就自己和朋友借材料來學習中文,所以才到台灣兩三年很快就適應了,三年之後還開始學習閩南語。但阿慧的語言能力都停留在聽說,比較沒有閱讀方面的訓練,所以像新聞字幕都看不懂,於是就決定去白雲國小補校上課。飲食方面,阿慧的老公一開始很體貼老婆,先沒有讓她下廚,每天都吃外食,兩三個月後阿慧才開始下廚。但阿慧的老公都帶阿慧去吃麵,讓阿慧以為台灣人不吃飯,而十分不習慣,後來發現有飯食之後就好多了。阿慧開始下廚之後,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慢慢學會怎麼煮出台灣人的口味。在和老公相處的方面,有時候難免會有一些不愉快,但整體而言阿慧覺得老公算是溫柔體貼,小小的不愉快也都過了就算了。阿慧的婆家對於阿慧的人際關係沒有太多的限制,阿慧可以和印尼朋友保持聯絡,也可以到處去認識新朋友。被問到來台灣會不會想家?阿慧說一開始會,而想家的時候,她就會自己煮一些印尼菜來吃,後來慢慢地她就認同了台灣人這個新身份。曾經有一次阿慧在路上遇到警察臨檢,因為忘記帶居留證就被懷疑是偷渡客而被送到警局,這樣的經驗讓阿慧感到很不舒服。她說她現在最想要的就是一張台灣身份證,想要成為道地的台灣人。

 

    透過這些訪談的故事,讓我們可以從外籍新娘的角度出發,體會她們的感受,更多明白她們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我覺得會願意接受訪談的外籍新娘一般來說都是狀況比較良好的,想必還有許多辛苦的故事是我們不知道的。這些外籍新娘會嫁到台灣的一個主要動力,是因為聽到許多親朋好友嫁到台灣的成功案例,這是我原本沒有想到過的。身為一個居住在台灣的本地人,有時候不易體會這些外籍媽媽想要「成為台灣人」的心境,也不易體會為什麼她們會說「嫁到台灣比較可以過好的生活」。一位越南媽媽阿金就說,反正不管是嫁越南人還是嫁台灣人,都是要嫁人,還不如嫁台灣人。這段話背後有多少的辛酸,為什麼會想要離鄉背井去適應一個新的文化,只為了過一個更好的生活這些感受、這些原因都是我們應該學習去瞭解的。原來在台灣的街頭上,每一張看起來不太一樣的面孔,都有著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彌足珍貴。既然居住在同一塊土地上,我們都應該去關心去體會。

 


羅士華   觀摩中醫師的詳細問診與治療

 

  我觀摩的這一位中醫師是李醫師,他幫兩位病人看病,一共使用了一個半小時。這兩位病人每個月都會來看診,一位病人是70歲的士,他幾年前曾經有腦部中風。另外一位是63歲的士,她十年前罹患了Ulcerative colitis﹐病狀主要是小腸的黏膜會脫落,當時她服用了李醫師開的中藥,之後她的身體也漸漸地痊愈了。

 

  第一位70歲的病人跟醫師說她兩個星期有一直上大號的問題,這個情況維持了幾天,她服用了西藥一段時間以減少上厠所的次數. 西醫的醫師有開抗生素來減少小腸裡面某種的細菌。服用西藥後一段時間,她的情況也漸漸地好了。她昨天開始發高燒,早上起來後就稍微比較好。她敍述自己的狀況後,李醫師開始問她身體不同的地方有沒有不舒服的問題,例如會不會有很多痰在喉嚨裡或是手腳會不會發冷。她說手腳經常會發冷,喉嚨也會經常有痰。醫師接下來是把脈,他把脈了大概4-5分鐘。接下來是望舌以及望舌苔,他看了舌質的神,色,形,態,他也看了苔質以及苔色。最後李醫師說她的病狀現在是感冒,所以他開了六天的中藥給這一位病人。

 

  第二位士跟醫師說她有時會有胸部的疼痛,有時在右邊,有時也會轉移到左邊。她有時候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睡着,有時早上起來的四五個小時後,也會覺得累。李醫師開始問她身體各個地方有沒有不舒服的問題,她說她經常會有痰在喉嚨的後面,經常需要吞下去。醫師接下來是把脈,他把脈了大概4-5分鐘,接下來也有望舌以及望舌苔。李醫師說她的胸部疼痛是來自經常照顧及背母親到洗手間,因此請她在移動母親的之前,必須熱身一段時間。醫師說他的症狀是肌肉的損傷。最後李醫師開了中藥幫助她調整身體的不適

 

  這一位李醫師的背景很特別。他是一位西醫的婦產科醫師,在大陸居住及工作治療病人的時候,他也得到了中醫的執照。所以他真的是結合了中西醫兩方面的知識為病人治療他在治療這兩位病人時,我注意到他對西藥的功能以及效果都很了解。例如第一位士敍述西醫給開給她的抗生素以及某種西藥幫助她減少上大號的次數時,李醫師很快地可以很解釋這些藥物的不同品名以及效果。我的感想是: 中醫學是以身體為一個整體,並認為整個生命系統乃由不同部分的相互作用所組成,所以看診時必須利用望切四個途徑,獲得不同的感覺經驗,對病人進行系統診察及結果綜合分析,從而找出病因。

 

 


 

徐明敏 宗教博物館之旅

 

宗教博物館,以一個私人博物館來說,真的是很驚人。

我本身沒有宗教信仰,但是既然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能廣泛的認識當然很好,我喜歡這間博物館向大眾介紹了這麼多不同的宗教,由其是能點出台灣宗教信仰的情況。

一個法國人問:「天主教算是法國的國教,我們的節日和生活習慣多少受了天主教的影響。那台灣主要的宗教是什麼?』

「我想台灣沒有主要的宗教。」我回答。

我不知道我回答的正確與否。但我想台灣應該真的沒有所謂主流宗教,對外國人來說是宗教的行為,對我們來說,可能已是生活的一部分了。台灣人的信仰和行為模式皆已表現在生活當中,也融入我們的觀念裡。前世今生、下輩子、報應等等的詞彙,已經脫離宗教層面,成為一般的大眾常識。我覺得在台灣很幸運,不曾遇過其他國家因宗教而起的大型衝突。雖然課堂間提過我們對不同宗教的無知,但我相信好好溝通倡導應該是可以解決的。

 


 

范美媛  世界宗教博物館參觀後心得

 

范美媛  世界宗教博物館參觀後心得

 

    私人之力所籌建之這座世界宗教博物館,確實對一般百姓來說,不失其在文化教育上有一定之作用與貢獻。不幸,由於我個人過去已參與過新教團契、摩門教等活動,在歷史專業修過天主教發展史、佛教發展史,在兩岸參觀過許多佛寺、道觀,也參加過媽祖遶境活動,再加上因工作關係,參加過猶太教踰越節活動、去過義大利梵諦岡及參觀過其他天主教教堂,也去過俄國許多東正教教堂等經驗,對我來說,這個地方的展示太小兒科。我有興趣進一步探究該館展出順序反映的籌建者隱含之宗教話語論述的意識形態。其實,只要將博物館的規劃拿來對照維基百科世界宗教列表,即可發現台灣的這座私人「世界宗教博物館」規模之小,分類之不細緻,如同小芳指出展示發生的一些小問題,可能已造成誤導了。而再繼續對照維基百科之中文、日文、英語三種語言版本,還可以進一步看出不同語種、信仰地區人類在宗教領域中彼此劃分、歸類之差異。特展的票已經買了,但因時間不夠,所以今天還來不及看。也許等週末再回去一趟,有新的心得再繼續補充了。

 

後續補充:

         這座號稱是全球第一座的「世界宗教博物館」,雖然是由私人創建的,檢視世宗博館在網頁上所寫的建館緣起與理念,確實令人感動。然實地參觀展覽之後,仍不得不從批判的角度率直指出:世宗博館的專業不夠,卻希冀觀眾從館中陳列各宗教的藝術表現、文獻經典、音樂、宗教儀式和建築模型、圖片裡,接收其展示的世界各主要宗教發展的過程中,拓展他們個人或文化的經驗,或提供人們宗教知識,以及認識不同宗教的機會,讓大家有機會選擇自己一生的精神信仰;甚至能促使各宗教間自由對話,讓世界不再有宗教的爭端與衝突的等等理想,根本是不可能的。

 

         首先,世界宗教種類門派何其多,世宗博館的十大宗教是怎麼定出來的?是由哪些人來界定的?他們如何決定哪些宗教有資格進入博物館?篩選的標準為何?界定是否反映出某種既定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此外,各宗教出現在館中展示的排列順序又是如何決定的?對我來說,館中陳列的所謂世界十大宗教,根本就是二十世紀初期的新帝國主義視角的過時思維(Ed. E.J. Jurgi, 1946, The Great Religions of the Modern Worl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此外,只憑靜態而不完整的物品、圖片、模型展示解說或音樂播放,就能提供一個歷史久遠的宗教面貌或知識?甚至讓人選擇自己一生的精神信仰?對以上這些提問的答案,我個人持高度的懷疑。尤其是第一個問題,受過教育的人一定要能看出博物館所展出物品的順序在在反映了籌建者隱含之宗教話語論述的意識形態,即便這意識形態不是他/她所主張的,但來看展覽而沒有反思能力的人,卻可能對這樣的意識形態習而不察,照單全收。

 

         除了同學提到的問題,及諸多哲學本質或文化論述的問題之外,還有一個令我非常吃驚的地方,是在天主教的部分,德蕾莎修女的事蹟有許多爭議,她的照片卻仍在展示之列。說句不客氣的話,安排世宗博館館藏的主事者,在真正的知識(不只宗教知識)上恐怕還得下許多工夫。

 

除了每個有既有的宗教信仰以外的人有不同的日常實踐之外,到底什麼是宗教?迄今尚無公認的答案。即便每個人能說出什麼教有幾派,是什麼時候創立的,誰是法師、誰是教宗(Pope)、又什麼是拉比(Rabbi)、阿訇(Ulama);或是哪一天哪一日是誰的什麼紀念日,什麼教不吃什麼,吃什麼;能說出什麼教的的建築有什麼特色、基本教義,總合起來,這些都還不是宗教,就算讀了Johan HickThe Fifth Dimension. An exploration of the spiritual realm(1999)的書的人也還是說不出什麼是宗教。

 

         總之,我非常喜歡看參觀博物館,但我更注意的是如Lefebvre(1991)提出以空間的實踐(spatial practice)、空間的再現(representations of space)以及再現的空間(representational space)三個相互連結的概念所探究的空間產製。博物館本身就是一種空間文本,都是由再現的符碼形塑而成,存在的空間符碼不僅導引我們如何閱讀(參觀動線)或詮釋那個空間(博物館以及所展示的物品、資訊),更進一步地暗示/指示參觀展覽的人哪些行為才是合宜的空間資訊實踐。最後,空間的再現必然仲介了意識形態與知識,使得空間符碼及其所隱喻的意識形態有可能強勢地主宰我們所接受到的訊息。因此,儘管世宗博館創辦人有一定理念,但我們必須看清以下的事實:博物館不僅僅只是具備蒐藏、保存、研究、展示、教育與娛樂等功能,同時也可作為知識管理與意識形態再現之媒介,他們利用博物館的展場規劃、參觀動線、展示物件、以及遊走其間的觀眾等符碼,將空間轉化為一種敘事,而其敘事框架又策略性地操縱觀者的解碼。是以,世宗博館作為文化保存與知識建構的機構,它仍掌握了展示物件的詮釋權,並進而形塑、強化特定的宗教意識形態和宗教文化認同。以上種種,在參觀所有的博物館之時,都是我們必須質疑的。換言之,我們不應讓博物館(尤其是專業知識不足卻仍有專業主義的世宗博館)壟斷我們對宗教的知識和詮釋權,不能全然被動地接受他者(博物館籌展者)所賦予物件之意義。因為我們乃是具有自主性的主體,將博物館視為一個開放的空間文本,不必集體安排參觀或是安排導覽,甚至不必按照一定參觀的動線,而只要憑個人經驗主動建構展示物件所給予的象徵意義即可。

 

資料來源:Henri Lefebvre,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London: Blackwell.


 

 

郭小芳參觀宗教博物館之心得

 

買好了票,走進電梯裡第一個感覺是好像自己正在上天堂,像到另一個世界去,而這個世界是很純潔,這可能是因為電梯裡的歡迎詞,而且裡面的燈光也是隨著電梯上升而漸漸地亮起來。到了七樓,電梯的門一打開真的是另一個世界,前面的走廊擺著很多照片,各種宗教的建築和徒弟,我們幾個人在走廊的路上花了一段時間,邊走邊看邊討論,真有意思。很快我們就到了大廳,上面掛了很多不同語言的彩色旗,好像是把語言跟宗教合在一起,譬如,用日文寫的下面會有Shinto符號,其中有泰文的,不過旗上有個錯誤,就是下面他們是用「印度教 (Om)」的符號來標。我不確定這個錯誤是因為他們誤解還是他們知道但故意這樣標的,因為就我看來,這樣好像是印度教是泰國的國家宗教,不過,事實上不是這樣子。

 

接下來,就開始走進展覽廳,地方篇幅不算很大,但展示出來的宗教內容可算是豐富,尤其是那些小型模式的宗教建築,做得非常講究,給我留了很深刻的印象。關於始終宗教的來源,都靠著兩邊牆,從基督教開始到印度教,所擺的東西充滿著那種宗教的代表性。

 

不過,很可惜在佛教部分,他們只展示「大乘佛教」,並沒有展示「小乘佛教」,所以我就覺得好像缺了一點東西,不完整的樣子,而且在介紹佛教的照片我還發現一個錯誤,雖然不是那麼大錯誤,但這也能夠給不知道的人一些誤解。

 

參觀完,回到家馬上在Facebook上傳,發現很受歡迎,尤其是泰國那邊的朋友叫熱烈地發表意見,讓我很高興。

 

總之,參觀宗教博物館的滿意度算是很滿意,值得宣傳或介紹給其他人來看看。


伊藤義人 淺論以口述歷史方法研究香港文學

 

近世口述歷史方法漸受重視,除了歷史學以外,不少學科也嘗試採用口述歷史的研究方法,選擇對象作深入訪談,以發掘和保存訪談對象記憶中與文獻互相印證者,並從中對於有關課題作更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作者將「口述歷史」視為一種研究的方法,運用口述歷史方法研究香港文學。

 

運用口訪史法搜集資料研究香港文學,可依照兩個常見的方向。其一是作家整體研究,其二是專題式研究。作家整體研究是全面訪談作者的寫作背景、創作歷程、曾參與的文學活動、對作品的評價、對文學的看法和見解等。訪談所得口述資料有助於研究作家作品,尤其對於重視社會及作者個人背景的研究者,這些資料更為重要。

 

    口述史法研究香港文學的作用:

(一)拓荒作用

    香港文學資料的蒐集和保存一向不受重視,1997 年回歸使香港突然受到各方注目,香港文學研究也隨著成為研究熱點,但文學上的資料卻散佚不齊。運用口述史法廣泛蒐集各項資料,有助於保留第一手史料,留下歷史尚未泯滅以前的活證據,有搶救史料的作用。

 

(二)突破單向敘述模式

    口述史料比文字資料更具彈性,而彈性正來自訪談的互動關係。

 

(三)現代科技的輔助作用

    口述史法借助現代科技保存了說話者聲調、語言、態度、姿態等生動的紀錄,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不同角度的分析方向,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歷史的臨場感和親近感。

    研究者可以「聽」到和「看」到作者的音容笑貌,容易增加對作家的親近感,這對文學教育相當重要,讀者不會覺得作家高不可攀,而是有血有肉,可以近距離親近的人物。

 

(四)口述史法研究香港文學的侷限

1、記憶的可靠性:人的記憶未必能精確無誤。

2、口述史述的真實性:需要和文獻資料相互對照。

3、文字稿的語言:口語如何轉化成書面語,敘述時應保留口語嗎?

 

我覺得,口述歷史方法是可以運用於研究的一種方式,可以補充書面上資料的不足,但是身為一個研究者,在正式進行訪談前的準備工作需要下足工夫,因為有一些訪談者,記憶上會一些記不住的事情,研究者必須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使訪談順利完成。因此,如何利用口述歷史方法去蒐集資料,除了需要「邊作邊學」的經驗累積之外,對於該研究的人或專題,也要有十足的了解,才可以更發揮口述歷史的功用。此外在訪談結束後,將訪談資料以書面方式呈現,以及和文獻資料相對照,證實其真實性,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林彥瑜  〈端午節的文化政治〉讀後感

 

看這篇時,我以為這這篇會和韓國要將端午節申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事情相關,結果他是要探討端午節為什麼會變成中國傳統重要節日的原因。

 

作者先介紹屈原的生平,再介紹了屈原之後朝代的社會政治情況,作者加以郭若沫及聞一多的說法,認為端午節和屈原沒關係,只是兩者結合起來,可以培養出中國傳統價值觀中的忠君愛國情操。

 

而這種對於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影響,又影響到我們現在對於「中華文化」上的傳承的一個奇怪的橋粱──尋根、龍舟賽與身份認同。

 

看完這篇,我覺得端午節與屈原的結合是不是成了政治性的產物,或是其他什麼下的關連是不重要的事情,因為端午節已經變成了一種「民族認同上的情感」,是一種「集體記憶」,特別是對海外的華人而言,這是一個文化記憶的重要節日。像我平常在台灣,對粽子一點感情也沒有,因為在台灣粽子已經不是特定節日才能吃到的食物,所以沒啥感覺,但當我在韓國教書時,端午節那週我特別想要吃粽子,也是在那時才深深地體會到獨在異鄉為異客之感,也因為沒有粽子而讓我更加地思念故鄉。

此外,這節日也可以促進中國人的認同感。像當初傳出韓國要以國家名義向聯合國文教組織將「端午節」列為他們國家的非物質文明遺產──雖然最後好像是誤會一場。但這件事也激起了華人的「認同」,也加強了華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所以,我認為,無論端午節是不是文化政治的一種,已經是不重要了,它就是中華文化記憶的一部分。

 

康進的閱讀心得:「東南亞的混血化華人社會

  1. 文中作者對三個獨特的東南亞地區——菲律賓、爪哇、馬來亞的海峽殖民地——這樣的居間社會(intermediate societies)在混合本土因素和華人因素的基礎上發展出菲律賓的華菲混血兒(Chinese Mestizos)、爪哇的印尼土生華人(Chinese Peranakans)、馬六甲、檳榔嶼和新加坡的海峽華人(Chinese Babas分別形成獨立而穩定的族群,與華人社會和本土社會並存卻明顯有別感到興趣;
  2. 我認為作者對在地的認識不能忽略宗教文化的元素,尤其是五十年前和當今社會的的變化使得上述三類人的身份逐漸被歸類為單一種族範圍的事實;
  3. 以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待海外華人的發展,不能不理解三地在各種情況下的歷史發展有其不可比較性;
  4. 作者引用小說內容當證據,不知這有說服力嗎?這是有意思的事,小說當然也反映了社會的某一面,只是真實性呢?該如何取捨?
  5. 關於作者的年代訴說較長,我較贊成各地分述,尤其是歷史的深度;
  6. 作者引用「gua」和「lu」二詞說明福建話和馬來話的相融,那現在使用的「ku」和「mu」呢?就我所知廣東人和馬來人的混血也很多,這又該如何說呢?
  7. 沒能把宗教元素說明在內,很多現象都說不清楚。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林彥瑜  世界宗教博物館參觀之旅

 

由於老師出國,故這週前往永和的世界宗教博物館(以下簡稱「宗博」)參觀。

 

宗博他是建築物的6樓和7樓,但是他的參觀動線是從7樓開始的。買門票時,售票人員會詢問是要一般展區還是特展,這次我先選了常態展區參觀。現在的特展區是和北京首都博物館合作,展出北京首都博物館的教文物特展(看海報應該是展出華嚴宗的文物)

 

上到7樓,右手邊是前往兒童館,不前往兒童館者會先經過一段淨心水路和「朝聖步道」,透過這段路,有水聲和旁邊的壁畫,沈澱一下行者的思緒,就來到了「金色大廳」。金色大廳是一個開放型,又有「橢圓」的概念的大廳,根據宗博裡的介紹,金色大廳是以人的「靈魂之窗」為概念,像是站在宇宙中心去看著不同宗教的時間和空間。旁邊的兩根大柱子上用十四種語言寫著「愛是我們共同的真理」和「和平是我們永恆的渴望」,說明著來到宗博,就只要談宗教的「愛」和「和平」就好。

 

穿過金色大廳,如果時間恰巧,可以先到宇宙創世廳去觀賞特展影片,再由6F的生命之旅廳穿過人生各階段的宗教事物,再經華巖世界到達7F的世界宗教展示大廳。當天我去的時候剛好錯過了播放影片的時間,所以我是先進到7F的世界宗教展示大廳,再參觀6F的。

 

世界宗教展示大廳的宗教展覽是分成兩側展示宗教,中間為世界宗教建築縮影。兩側的展示分別展示了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神道教、埃及與瑪雅宗教,並在最後的中間將「台灣人的信仰」也陳現出來。此外後面的特展地方,展示了「拜火教」與「台灣早年基督教天主教傳教物品展」。

 

中間的世界宗教建築縮影則展示了耶路撒冷的伊斯蘭教的聖石廟、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印度錫克教的金廟、日本神道教的伊勢神宮、印度教的濕婆神廟、法國天主教的夏特大教堂、中國佛教的佛光寺大甸、印尼佛教的婆羅浮屠、俄羅斯東正教的聖母升天教堂,和在捷克的猶太教舊新會堂。

 

這樣參觀完,剛好繞完一圈,重新回到金色大廳,再度穿越朝拜步道,在淨心水路旁,離開這趟「宗教之旅」,回到一般俗世。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