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2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11 years, 2 months ago

科目名稱(中文):華人社會與文化

 

科目名稱(英文):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授課教師:楊聰榮 (師大華研所海華組)

開課期間: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本週主題 Topic

 

  1. 本週主題 Topic
  2.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3. 本週版主: 鄭淯心
  4.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1. 楊聰榮
    2. 李傲程 讀《芝加哥華埠的近貌及其面臨的問題析論》有感
    3. 莊雅琳 --「白澳」時代下的華裔澳洲人
    4. 劉時諶 — 《台灣族群認同及其教育上的影響》 
    5. 徐明敏  中國社會之特質與其管理的意涵
    6. 傅國忠---<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第二章<美國的華埠>讀後感
    7. 郭小芳《祖裔、地域與文化展演:近半世紀東南亞緬甸華人的社群建構》讀後感
    8. 羅士華  人類大遷徒
    9.  鄭淯心《華人教育在美國》--美國中文學校的發展對華童的教育意義  讀後感
    10. 吳宗瀚〈 多元教育之實踐 ──「 跨文化了解與溝通策略 」初探 〉 心得
    11. 黃思懿  〈台灣媽祖進香活動的社會意義與功能〉讀後感
    12. 周睿婷  <故國遺民與民間造神——鄭成功信仰的成形與發展> 讀後感
    13. 范美媛  〈反美主義:文明衝突亦或權力政治〉讀後有感
    14. 伊藤義人 《語言與國族認同?》之讀後感
    15. 康進的閱讀心得:<美國的華埠>,「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美國華人社會史論文集」20111004
    16. 林彥瑜  〈回歸後香港的都市空間與身份―─以攝影集為例〉讀後感
  5.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6.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1. 范美媛---台灣戰俘營的資料
      1. 楊聰榮回應: POW in Taiwan
    2. 傅國忠---族群電影
      1. 楊聰榮回應:
      2. 國忠回應:
    3. 族群電影補充-范美媛
    4. 李傲程-馬來西亞族群電影分享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 鄭淯心

 

楊聰榮: 下週的版主可能要事先規劃一下,是否找幾位同學協助記錄,協助將書目整理一下,協助補充資料,寫一些意見鼓勵大家先行認領要閱讀的文章等等。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楊聰榮

 

本週尚未發表同學:

 

林承穎
林彥瑜 

 

課後討論主題,也請各位努力。

 

 

 

 


李傲程 《芝加哥華埠的近貌及其面臨的問題析論》有感

 

俗話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此話聽起來讓我深感驕傲,說明了華人的環境適應能力很強;然而,也有令人深思之處,若翻閱海外華人移民史,不難發現早期的移民都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漂洋過海,到世界各地謀生,且生活艱苦,常受到當地人的排擠,日子過得可謂有血有淚。孔子在《論語·裡仁篇》曾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華人非常重視「家」的觀念,若不是遭到政治迫害、戰爭、生活困苦等因素,我想,華人是不會輕易地離開自己的「家」。

 

在異地的華人,憑著堅毅不拔的精神,在他鄉創出一片天空。現今世界各地的華埠或唐人街,無不欣欣向榮,商機四處,但有多少人會知道這些地區的形成曾經歷了多少代海外華人用血與淚編織的故事。

 

世界各地早期的華埠形成大致相同,即是有人在某處發現了機,漸漸地吸引其他華人前來開發接著,由於人口變多了,提供各種生活需求的行業及起著保護作用的社團組織或秘密會社(如各籍貫會館)也應運而生,進而形成一個小市鎮——華埠或華人社區。

 

1876年,第一個抵達芝加哥的華人梅宗周,因從事雜貨與藥材生意而得到可觀的收入,便廣邀其他華人前來發展,後來該地便形成當今的華埠。馬來西亞華人社區的形成也與芝加哥華埠相似,不同的是這地區的華人是因豐富的錫礦資源而來。

 

馬來西亞曾是世界上最大錫礦輸出國之一。從1847年始,馬國境內逐漸發現多個錫礦蘊藏量豐富的地方。英國殖民政府由於需要大量的勞工採礦,且深知華人是勤奮的民族,便使用合法(如合約勞工)與非法(如綁架、奴役等)的手段廣招華人前來開採錫礦。也因為當時的中國被西方列強割據,且天災戰事連連,造成民不聊生,因此,大批華人爲了三餐溫飽,決定挺而走險,紛紛移居馬來西亞從事採礦業。現今馬國境內許多著名的城鎮如首都吉隆坡、怡保和太平等,皆是因為華工在當地採礦、修築房屋、建造馬路及從事各種行業等,才有如今繁榮的面貌。

 

然而,可悲的是,馬國政府抹殺了華人對這個國家的貢獻,一次又一次地篡改及修改歷史教科書,大大刪減馬國華人發展國家的篇幅,使許多友族(馬來人、印度人等)新生代不瞭解當地華人對國家發展的貢獻。故此,馬國華人爲了維護族群利益,讓歷史回歸真相,定期舉辦各類活動來宣導華人對該國的貢獻。每年都舉辦的華人義山行」就是最好的例子。吉隆坡廣東義山約占了吉隆坡市三分之一的土地,裏面埋葬了許多華人先賢,吉隆坡開埠先賢葉亞來就葬于該處。但馬國政府覺得該地位於市中心,妨礙城市發展,故曾提出鏟平義山的建議,受到華社強烈反對。華人知道此義山是華人先賢對該地發展最好的證明,若被政府徵用了,友族甚至是華人的後代就會慢慢忘記華人的貢獻,所以常常舉辦文化活動、古蹟導覽等來保護此義山。


 

莊雅琳 --「白澳」時代下的華裔澳洲人

本文主要是針對澳洲學者費約翰教授(John Fitzgerald)2007 年所出版《瀰天大謊:華裔澳洲人在白澳》(Big White Lie: Chinese Australians in White Australia)一書之評論,費約翰教授引用華文歷史檔案與報紙資料寫成「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下的華裔移民史,全書共分九章,主要描述1850 年代到二次大戰前華人移民澳洲的歷史及華裔移民追求平等、自由與民主的過程,

 

白澳政策:剛開始時澳洲是英國專門移置罪犯的地方,直至1820 年代末期因為羊毛工業開始吸引大量的英國移民來到。1848 年,販賣苦力的商人從廈門將華人帶進了澳洲,開啟了中國人移入澳洲的歷史。1851 年因為「淘金熱」,澳洲開啟了澳洲史上最大規模移民的時代,熱愛黃金的華人也投入了這股熱潮。1852 年已有兩千多位中國人來到澳洲的東南部,但多是以契約的方式被引進。在澳洲白人的眼中,中國人是骯髒、吸毒且直接威脅到澳洲人日常生活方式的人,因此在1854 年澳洲出現了反對中國人淘金的聲音,隨著淘金熱漸退,這些當初來中國淘金的工人在1860 年代漸漸轉換成為工業的勞工,由於中國人刻苦耐勞的精神,更讓澳洲人擔心會失去工作的機會。於是,他們便經由移民的法律來限制中國人進入他們的管轄範圍,採取以聽寫測驗等相關行政規定,阻止了新移民的加入。

 

1970年代澳洲取消白澳政策,1980-90年代,澳洲政府認為澳洲的安全、經濟與利益與亞太地區的有著密切的關係,當時,澳洲正致力於改變整個國家的經濟結構,因此急需大量的會計與金融專業人士,因此在移民政策上,澳洲要吸引具有技術的移民及能帶來大筆資金的移民。另外,澳洲政府在1980年中期開始積極推銷其教育機會,吸引許多亞洲學生到澳洲留學,特別是香港、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的華人。澳洲對台灣的政策和其他國家對台灣的態度一樣,一直受到中共的關係影響,隨著台灣的經濟力量、漸進的民主發展及澳洲經濟的衰退等原因,澳洲需要台灣的市場和資金、台灣在亞太地區的介入逐漸增強,澳洲政府又開始重視台灣。在實施商業移民的政策下,台灣人大量移民至澳洲,也對當地的社會、經濟、政治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在歷史的記錄中,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所發生的歷史事件是不同的,澳洲移民政策的變遷亦是如此,如同費約翰教授所提到的,在強調多元文化融合的社會中,應該了解到不同種族的移民並非僅是「他者」,也是我們社會的成員之一,共同創造了現代化與全球化的過程。

(相關資料來源:澳洲移民政策的變遷與台灣移民,徐榮崇)

 

 


劉時諶  《台灣族群認同及其教育上的影響》 

 

自國民黨政府從日本接收台灣後,三民主義式的黨化教育,一直是台灣教育體系的主導思想。在政府「罷黜百家、獨尊一黨」、禁止集會結社、輿論自由的治理形態下,從事教育工作者多少都會受到當時社會或政治局勢的影響。至1990年代,由於國家在教育上一元式統籌力量的消退,族群認同社會運動漸漸興起,本土文化意識抬頭,使教育政策隨著社會局勢轉變的影響而有了變化。

 

教育是社會的一環,有自身追求的目標,不能隨著社會及政治氣候的改變而改變。因此在受到社會影響的過程之中,會和某些特定的價值做選擇性的親近。而在台灣教育面臨政治生態兩極化的情況下完全不改變,一定會被認為是保守、迂腐,但也不可能直接反映社會的現實,因此照顧族群及本土文化認同是相對來說比較中立。

 

台灣在歷史上,一直是多元族群與文化共存的地方,對台灣的族群認同而言,語言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近十年來在中小學機構推行的「鄉土語文」課程,反映了母語教育是教育界因應「原住民正名運動」、「客家族群運動」…等族群認同運動的調整。

 

以前常常可以聽到父母談起他們的學生時代,寫作的時候,不管作文主題是哪種文體,最後都要以「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收尾,任何科目、任何形式的作業,都不能脫離當年國民黨的黨綱。在學校的時候,也不可能說台語,只要被老師發現,就要罰站、罰錢、罰抄課文…等。

 

雖然社會風氣在我出生的那幾年因解嚴而漸漸地走向開放,但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仍然會看到同儕不管是本省還是外省人士的下一代,表示「台灣話很低俗」、「原住民沒有文化」等歧視性的觀念。遇到與長輩相聚的場合時,會因為自己當時不諳閩語或客語而被長輩譏笑是「外省囝仔」,不能夠以「母語」與長輩們談笑風生,一直是心裡很大的遺憾。相信與我同輩的同學、朋友們都有類似的感受。

 

現在教育部已在中小學推行鄉土語言文化(個人認為以「鄉土」這個詞彙來說明閩客、原住民文化語言仍然不是很恰當),還有「認識台灣—歷史篇、地理篇、社會篇」等課程,逐漸往族群相互尊重與融合的方向發展。希望母語文化的教育特色能夠持續發展、擴大,讓學生認識本土事務,啟發對其自身文化的認同,讓求學不再只僅僅是為了升學。

 


 

徐明敏  中國社會之特質與其管理的意涵

 

    此篇文章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是社會學大師費孝通對中國與西方社會之間不同的見解。雖然這樣的二分法可能無法包含所有的國家情況,但是這是一個很清楚的分界:中國的差序格局與西方的團體格局,他的說法正好也呼應了我自己對中國與西方社會的看法。

 

    如果你有看過近年的美國影集gossip girl,就可以更輕易了解何謂「團體格局」,片中的主角們是年輕的「富二代」,打從出生就過著富裕的生活:和雙親住在曼哈頓上東區的豪華公寓、上流社會的慈善舞會、同樣的貴族學校、信仰的相同宗教、有自己成員經過嚴格篩選的社交圈、運動是馬球、駕船,連寒暑假渡假的別墅都買在一樣的地方。這群WASP(盎格魯·薩克斯族說英語的人),分享著同一類屬的生命經驗。他們的圈子非相同背景的外人很難打入,在這種生活中長大的人,分享著同樣的價值觀。他們的交友圈與人脈也自然在其中:小學同學、大學名校同學,工作上同事。他們就如此互相幫忙,相互提攜。然後買的房子同樣也是在高級的住宅區〈至少是在他們那一類的人會買房子的地區〉,繼續用這個方式養大他們的孩子。這種社會化過程形成一個自我再制的機制。這就是西方的團體格局。

 

    那中國呢?中國是一個以關係為主的社會,稱為「差序格局」。文中提到是以一個人為中心,向外分成一圈又一圈由近而遠、由親而疏的關係網,親親有等級,待遇有不同,所以隨著關係遠近不同也適用不同的行為標準與交換法則。對待親人好友和對待陌生人是不同的,也因此我們的社會喜愛以親屬稱謂詞來拉近兩個陌生人的距離。例如早餐店的「阿姨」、鄰居的「叔叔伯伯」、司機「大哥」,這些人與自己其實並無血緣親戚關係,但是我們用這樣的稱謂來降低彼此間的生疏,潛意義中大有「把對方視為自己人以拉近距離」的感覺。這種感覺同樣的也應用在職場的稱兄道弟。

 

    文中還提到,西方人的認同主要來自於這些社會類屬,如宗教、種族、姓別、階級、地域等等,同一個類屬可能互不認識,但會彼此認同。而中國有一個十分類似的概念就是九同,只是中國的九同都是關係導向的,包括同學、同事、同鄉、同姓、同好、同行、同年、同袍與同宗。我做了一個簡易的調查,發現愈年輕的人,平常與人交友互動中同學占最大宗;而有一定年紀、有家庭或退休的人,則偏向同事、家庭和同好。

 

    但我對文中的某一觀點存疑。文中提出中國人的家不等同於西方的家的概念,中國的家族是以擴大的血緣關係爲基礎,以家父權力爲主的社會職能單位。而西方的家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男女結合,爲的是生育和養育,培育後代是所有家庭功能中最核心的一件事,所以變成小家庭制度,因爲小家庭就足以支撐培育後代的責任。但是中國的家,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擴大家族,甚至是一個宗族,扮演的角色功能非常多,教、養、衛,全部都在其中。

 

    我認同西方的家和中國的家功能不一,中國的家所執行的任務比西方的家多的多,但是我覺得不管是東方或西方,組成的目的皆有擴大血緣關係、養育後代等種種理由,而大小家庭模式也是東西方都有出現,若要對比可能必須選定特定的社會、同樣的社經地位及時間點。這樣可能較為清楚。

 


 

傅國忠---<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第二章<美國的華埠>讀後感

 

陳靜瑜(2003), 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 台北:稻鄉

 

文章中有四篇跟美國華埠相關, 出自同一本書, 因此我直接借了這本書來看. 本書第二章描述美國華埠, 分別從舊金山, 芝加哥, 美京(華盛頓特區)及紐約曼哈頓四個城市來看美國華埠的歷史和發展.

 

美國最早出現大量華人移民的地方是舊金山. 早在19世紀中葉, 當時中國境內連年乾旱, 加上太平天國之亂, 人民生活困苦. 此時傳來美國加州發現金礦的消息, 因此大批國人湧向三藩市, 也開啟了舊金山華埠150年歷史的序幕.

 

早期的華人移民生活困苦, 言語不通, 很自然地便群聚而居, 形成唐人街的雛形. 自從1852年加州州長向國會提出限制華工增加的法案起, 一連串的排華事件接踵發生, 華人在美的生活日益艱困. 1860年起, 舊金山的排華風潮日益高漲, 加上1869, 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建築完成, 許多華人紛紛轉往中西部發展, 這也是芝加哥, 華盛頓和紐約華埠開啟的濫觴. 一直到1943年廢除排華法案, 在美華裔才有資格申請歸化為美國公民, 總算結束長期以來受到不平等對待的歧視生活.

 

早期各地美國華人, 夾在白人強勢主導之下, 只能選擇邊緣行業來謀生, 換得一日溫飽, :洗衣業, 雜貨業及飲食業. 然而華人堅靭而勤奮的個性, 讓他們在各地從落葉歸根漸漸轉為落地生根, 一方面藉由華僑學校和華文報刊的發行保留華人的根和文化, 一方面讓下一代融入美國社會. 根據統計, 華人是美國各族裔中完成高等教育比例最高的族群. (陳靜瑜: P106)

 

華人在美經過150年的努力, 克服種種歧視與困境, 總算取得一席之地. 回顧先人, 思考現況, 無論時空如何變換, 不管移居的動機為何, 移民族群在融入主流社會中所經歷的辛酸都是一致的, 所做的努力都值得重視.

 

P.S. 前幾天剛好在電視上看了一部美國電影"龍年", 故事描述美國唐人街黑道火拼的歷程,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看看.

 


郭小芳《祖裔、地域與文化展演:近半世紀東南亞緬甸華人的社群建構》讀後感

 

這份研究主要探討了在緬甸社會中華人生活與文化如何?華人認同自己身分之情況如何?

 

緬甸的華人可分為兩大類,「翻山華僑」和「渡海華僑」。「翻山華僑」指經由陸路到達緬甸的華人,主要從雲南過去的,大部分居住在緬甸北部,而「渡海華僑」是指經由海路而到達緬甸的,其中福建人和廣東人數量居多,他們多半居住在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不過,此研究也發現了非常有趣的結果,比方說,之前在華人族群中,不同祖裔省籍的華人也有分區居住的現象,很少有混居的情況。更有取的是,雖然都是華人,但長輩相當不贊成不同省籍之間的婚姻,譬如「若廣東人娶福建媳婦就會很丟祖先的面子」、「福建人可娶廣東女孩子,但絕對不可以嫁給廣東人。」等等不同的觀念。不過,後來這些想法就有些變動,只是不跟緬甸人或印度人結婚就好,至少跟華人結婚還能夠保留華人文化,不然以後華人文化就會消失。因此,我們可見華人仍然不認同不同族裔的婚姻。我覺得這個現象有點特殊,至少跟在泰的華人情況不大一樣。來泰的華人大部分還是娶了泰國本地女人,並且也沒有不贊同異族婚姻。那麼泰國和緬甸所差別的現象的理由何在?是否跟本地人的國家政策、人情感有關係?除此之外,又是因為華人跟泰國本地女人結婚的情況較普遍,所以現在我們很少找到沒有中國血統的泰國人。若隨便挑一個泰國人,問問他們有沒有中國血統,至少會有一代是從中國過來的。

 

至於服飾方面來看,居住在上緬甸和下緬甸的華人也穿不同的衣服。就下緬甸來講,除了福建籍華人穿長式直襟衣和廣東籍穿短上衣之外,一般華人也穿著緬式的短衫和筒裙(紗籠),雙腳穿皮製的夾腳拖鞋。但住上緬甸的華人,由於華人跟緬甸當地人的關係拿麼密切,所以許多生活習慣與服飾仍傾向保留了華人傳統文化。

 

就華語教育而言,上緬和下緬的華人在受華文教育的情況差異也蠻大。居住下緬的華人,由於跟緬甸人接觸得多,上學也到緬甸學校去上課,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語言主要是緬語,無法接受正規的華文教育,因此他們的華文程度不太理想。但是那些居住在上緬的華人,因較少跟緬甸人接觸到,在加上家長重視小孩的華文教育,可能不讓他們學緬甸文或在家不准他們講緬甸話,因此上緬的華人,他們的華文程度絕對比下緬的華人好得多。這種情況還是跟泰國差不多。就是說,泰北華人跟泰南華人的中文程度從來就比泰國中部的華人高得很。這是因為泰北和泰南的華人區比較集合,加上國家邊境的因素,讓這兩個地區的華人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會講華語的人。就是說泰北華人跟中國雲南人接觸,而泰南華人常常跟馬來西亞、新加坡人交流,做生意等等。然而,居住在曼谷或中部的華人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可能是因為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或主要關心到家庭的經濟情況及小孩的泰文教育而忽略了中文教育,因此,曼谷和泰中華人的華人程度沒有泰北和泰南華人那麼好。

 


 

羅士華  人類大遷徒

  

  人類是地球唯一遍布全球的生物。化石的證據顯示人類起源於非洲﹐現代人從非洲東北部遷徒到其他各大洲。遺傳學的學者使用不同族群的DNA來研判族群分裂的順序以及時間 。例如今年一位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盎德希﹐發現土耳其在過去無論在戰時還是承平時期﹐一直都是歐亞之間的走廊。盎德希也以世界各地收集的Y染色體資料(男人的世系)﹐重建人類的族譜。他發現現代土耳其人的不同Y染色體支系的其中一個支系的祖先﹐可能就是在新石器時代將農業帶到歐洲 的人群。時間大概是八千年到三千年之間。另一個土耳其人支系﹐也許是銅器時代西台特人(距今四千年)的後裔。有趣的是﹐西元十一世紀賽爾柱土耳其人從侵略者奪走土耳其﹐但是他們所留下的傳銘記是非常淡的。雖然這些征服者的語言與文化對當時土耳其人的影響是很廣的﹐但是這些征服軍隊的人只有四萬人﹐而在羅馬時代﹐土耳其人口已經達到一千兩百萬人﹐所以征服者難以在遺傳上建立事公。粒線體DNA能顯示女人的世系。美國加州大學的華萊士﹐找出人類主要的粒線體DNA世系﹐在二十個左右的世系中﹐只有三個是在西伯利亞北方找到的﹐他命名為A,B,C。他相信這三個粒線體DNA世系帶有一個突變基因﹐這個基因的突變可以體升人體禦寒得能力。這就能解釋美洲原住民的主要粒線體DNA世系是A,B,C。因為他們的祖先能適應西伯利亞北方寒冷的氣候﹐所以之後他們遷徒到阿拉斯加﹐也能成功地生存以及適應阿拉斯加的氣候。

  科學證據顯示大約在四萬到五萬年前﹐一小群人從非洲向外移民﹐先進入亞洲﹐再進入歐洲。而且﹐這種事只發生過一次。有一些遺傳學家認為﹐更早些時候﹐也許另有一群人乘船沿南亞海岸南行﹐最後抵達澳洲以及新幾內亞。澳洲原住民的皮膚都是黑的﹐與大部份其他的亞洲人以及歐洲人不同。但是英國學者Wilson的研究結論不支持這個假設。他認為新幾內亞人的特徵是長期遺傳漂變的結果﹐所以隨著時代推移﹐某些遺傳變異變得普遍了。

  2001年語言學家發現人類的基因一個叫做FOXP2﹐這個基因在人類中﹐只有一個版本。史丹福大學的考古學家克萊恩認為這個說話基因是五萬年前才出現的﹐因為人類許多的人類特徵﹐是五萬年前突然出現在考古記錄中的。例如藝術品以及長距貿易。

 


 

 鄭淯心《華人教育在美國》--美國中文學校的發展對華童的教育意義  讀後感

 

在異文化的環境裡,有許多的問題不容易找到解答,這時候同伴的幫助就顯得重要了。對於在海外學習的華童和華童家長來說,也是如此。中文學校提供華童和其家長有互相交流的機會,也幫助華童能認同自身的種族與文化,幫助孩童的心理發展。

 

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自尊心最低、最容易動搖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很多的認同,尤其來自是同儕的認同。若是青少年時期的認同出了問題,將會影響到日後的性格發展。但如同文中所述:「華童往往是班上唯一不同種的兒童。小孩子在成長期間有很強的求同感,心理上屬於一個群體的要求,孩子的感情不成熟,也易受同伴心理的壓力的影響。由於華童的面貌膚色的不同,感情的發展和適應受到很多阻礙,…」在美國成長受教育的華童,由於種族文化的不同,或多或少、有意無意都會受到一些帶有歧視色彩的對待。對於一個正在發展自尊心與認同感的個體來說,這是很不容易承受的,這樣的經驗可能會造成一些性格上的問題,例如缺乏安全感、過度尋求他人認同、自尊低落等等,這些是華人父母和美國教育工作者必須去思考的問題。

 

而就模範的層面來看,美國華童也缺乏同種族的模範可以依循。對美國兒童來說,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美國歷史上的偉人,讓他們起認同作用,在心理上找到一個模範。但是對華童來說,美國教育裡提及的出色人物,都是和他們看起來不一樣的人,他們不容易起認同作用,也就缺乏模範可依循。

 

中文學校在這些方面就有了很大的優勢,不但在同儕相處上,華童可以接觸到其他的華童,更可以在學校裡對華人長輩們起認同作用、找到楷模。對父母來說,也可以在中文學校裡找到其他的華人父母,彼此交換教養心得,使華人父母在帶華童的過程中不致感到孤立無援。這些都是中文學校的重要教育意義。

 

因此,華語教師在中文學校教中文的時候,除了在華語能力上要求學童以外,也應明白並且留意這些中文學校對華童心理適應的意義與影響,在這方面更多幫助學童,方能使中文學校發揮最大的效用。

 


吳宗瀚〈 多元教育之實踐 ──「 跨文化了解與溝通策略 」初探 心得

 

民國90年起新台灣之子佔總新生兒比率已超過10%,而截至2005年底,臺灣外籍配偶 ( 含大陸籍 ) 人數已達36.5萬人,如何面對這些新臺灣之子是教師的一大挑戰,在主流文化的價值觀下,該如何使大眾願意海納百川而非一味的認為文化有高低之分,是亟需解決的課題。因此透過「 跨文化了解與溝通的ABC模式 (Schmidt,1998):了解自己 (A: Autobiography)、了解他人 (B : Biography)、跨文化了解與溝通 (C:Cross-cultural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首先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文化與價值觀,避免用主觀角度看事情,接著了解他人,並思考對方為何這樣想,再來進行對比分析了解自我與他人異同,了解雙方差異後,應提出策略建立溝通橋樑,才是有效的跨文化溝通。而非用自我意識理解分析,如此一來最先獲益的竟是訪談者,因為可先了解自己,而在這過程中舊有偏見也逐漸消失,相信華語教師藉由此模式進行訪談可更了解對方的文化,對於學生的價值觀也多了一份了解,更可擬定策略幫助雙方了解彼此,而非僅學生單方接受中華文化,老師也可學習不同文化觀點,並進行比較,也使得學生增加興趣了解雙方差異。


黃思懿  台灣媽祖進香活動的社會意義與功能讀後感

 

        媽祖進香活動在文章中所闡述的宗教、文化、政治、社交、教育、經濟等社會面向下已成為文化觀光重頭戲。    

      「進香」藉由向祖廟求香火的形式蘊含分得神明靈力的實質內涵,活動過程結合廟會等活動,由聖筊決定路線的遶境方式更增添其神聖性。信徒在這年度朝聖活動中不辭辛勞、淨身拋棄塵俗虔敬跟駕,背後結合的人力、物力、財力帶動不同民間團體的互動,誰說這只是一般的民間活動呢!只不過由於有時新聞聚焦在某些衍申出的暴力事件,倒是希望能改善,免得壞了盛事。

        而當華語老師的好處就是為了準備課程會鞭策自己去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文化。像從小看大的基隆中元祭,雖然熟悉,但一旦要介紹給學生,才發現有很多東西不太知道,因此看著簡介,到慶典舉行的地方一一實地勘查,試圖以外國人的眼光來看整個活動,真有大開眼界的新鮮感!若都能以此心態來看這些文化慶典,相信文化的敏銳度就會跟著提高了。


周睿婷  <故國遺民與民間造神——鄭成功信仰的成形與發展> 讀後感

 

     小時候的我,讀到故事書裡關於鄭成功斬妖除魔的種種神奇事蹟,總是心生嚮往,並且對鄭成功「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的英雄形象深信不疑,後來看見延平郡王祠的鄭成功塑像一身儒裝,並非想像中的武將裝扮,還失望了一陣子。

 

     從關帝廟、天后宮乃至延平郡王祠,華人地區經常可見由功績顯著的歷史人物轉換為神靈的廟宇,但鄭成功信仰在台灣地區則有其更特殊的意義。文中提及鄭成功信仰與一般常見的漢人信仰有明顯的區別,不僅包含了「遺民」的情感,也隱藏著政治意圖。在歷史上,宗教信仰一直是政治人物有力的統治手段,不同的主政者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為鄭成功做出不同的解釋,如清廷由一開始的嚴格禁止到後來的正面支持,這樣的態度都是為了強化鄭氏的民族精神及愛國情操,希望台灣人民能仿效其忠誠。因此鄭成功的信仰在台蓬勃發展,除民間傳說的催化外,統治者的提倡也功不可沒。

 

     信仰的傳播往往是透過靈驗事蹟的口耳相傳,因此民間信仰背後總有被廣為傳誦的傳說故事,這些傳說不僅反映了當時的風土民情,也反映出當時的人民需求,如祈雨、醫療、治水等。宗教信仰與社會文化相結合,成為一種歷史記憶,年復一年的傳承下來。因此,在華語教學中,若要讓學生瞭解華人的信仰文化,傳說故事是一種簡明易懂且容易接受的方式。學生能透過故事瞭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及歷史,教師也能由淺入深解析其文化意涵。

 

 


范美媛  〈反美主義:文明衝突亦或權力政治〉讀後有感

 

    作者開宗明義即談到全球化(Theodore Levitt, 1980)是當前影響世界各國社會發展與國際政治的重要因素,而其也往往被許多與美國國際關係視野、思維不同國家的保守派人士等同於美國化,此導致所謂的「反美主義蔓延」。杭廷頓( Samuel Huntington, 1997)謂後冷戰時期的國際衝突將是以文化為導向;文化相近的國家容易整合利益並形成結盟,而文化差異較大的國家之間發生衝突的機會也大。911發生後,許多人士認為杭氏正確地預測了國際局勢的發展方向,也將該事件歸因於文化衝突,更認為是回教基本教義派對於美國勢力與文化的反撲。然而作者主張進一步仔細分析當前反美主義的發展與形成,即可發現以軍事力量為後盾的美國強勢外交政策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作者舉同屬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歐洲國家與美國關係為例,雙方仍為中東問題發生嚴重齟齬;而中東國家對於美國的不滿,也非純粹文化上的衝突,反倒是起源於國內政治與國際權力衝突才是主要原因。作者批判杭氏將國際衝突的原因與結果本末倒置。換言之,以文化衝突的單一解釋難以說明問題的本質,而現實主義所強調的權力政治仍應是反美主義的癥結所在。

    作為國家利益之自利因素,強國霸權乃是普遍的現實主義之實踐,舉世皆然。與歷史上出現過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新帝國主義等詞名異實同,所謂的文明衝突或文化衝突僅僅是表象,權力政治才是內在因素。甚至全球化與反全球化(本土自主性)的論爭也離不開這樣的模式。如何解套,除了要更正確、全面地理解全球化(當今參與全球化的主體已不僅是國家,還包括非政府組織、公民運動、跨國/多國公司以及全球的資本市場,由於大至每個國家、民族,小至每個階級、集團、個人都汲汲於實現自己的利益,這些糾結的關係是一個分秒發生變化的巨大的複雜系統)以外,社會主義理論的深化與反省即為一重要議題,或能為此論述提供不同視野(李銘義,2005)

 

問題:作者並未提出有關「文明」或「文化」的定義,僅將其視為一般人所享有的常識或認知,而杭氏著作裡也經常將二者混為一談,如此分析,不符合學術精神。有關「文化」或「文明」之相關定義爬梳,請參閱黃長泰《911事件後小布希政府中東政策:文明衝突論之觀點》(2007,政大碩論)


伊藤義人 《語言與國族認同?》之讀後感

 

語言是文化特徵之一,我們亦從語言中察覺自我定位,但它絕非唯一必要的條件,若太過強調唯我獨尊的單一語言則有其危險性,因為它將使人們依語言而將他人歸類至某一特定文化圈或文化群體之內,並意味著,人們同時在自我設限」一語可以歸納此篇文獻所討論的內涵。

 

如果我們的語言消失了,那麼我們的族群也將消失,所以我們要盡力保護我們的語言」,國民黨來台後,要求台灣的民眾要講北京話,不可以講其它的方言,企圖以語言來凝聚全民的意識,同化不同的族群,將語言變成是政治的工具,作者認為這樣的想法更是延續現代國族主義的思考模式,亦即,原本先前國民黨當局所致力塑造的一個國家、一個語言、一個文化的架構會因多語、多族群,甚至是多元文化的重新浮現而受到破壞與擾亂。

 

這樣的情況,自1987年解嚴之後,有了改變。被政治力壓抑的台灣意識逐漸抬頭。在「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集會中,因語言使用問題,張世賢台灣客家研究學會監事與何澤政翻譯工作者)這兩位各自發表看法,進行了一場論戰。姑且不論誰是誰非,但從中,可以發現台灣近來除了華語之外,方言的勢力也逐漸抬頭,有不少的地區開始復興方言,在推動鄉土教育上不遺餘力。現今,就筆者目前所看到的情況,以大眾廣播媒體來說,如:電視,除了華語之外,還有其它方言的頻道,雖然數量不太可觀,但是和之前的一個語言的情況比起來,是一種新的突破。

 

語言是溝通的橋樑,一個人來到某個國家,若不熟悉其國家的語言,對於其文化的認識恐怕不會太多,大多只是停留在走走看看的狀態。而目前一個國家所通行的語言「語言國族主義」即是最早從德意志浪漫主義所建構出的:擁有相同的文化與語言,這群人同時亦是他們自身文化的代言人,易言之,這群人的行為模式、心態想法則被認為與該文化相符。但是在這族群、語言、文化同質的範圍中,若存在著與此優勢族群之一致性有所差異的群體,將面臨兩種命運,不是被同化,就是被建構為少數/弱勢族群。這種將群體加以區分的觀念,將是造成群族認同的阻礙。文中,作者提到若少數民族可以為自己重新定位,將自己轉換成具有雙語言的人,會更有助於自己在文化的跨越。

 

在現代民族國家的建構過程中,少數/弱勢民族的存在往往被視為阻礙民族國家保持民族純正的因素,因此握有政治權力的優勢族群往往採取各種不同的措施以維繫「純正之夢」。由上可知,國民黨威權統治期間的思維模式基本上就是呈現出「語言國族主義」的特徵,在獨尊「國語」的政策運作下,一方面,消「他者」—— 鶴佬人、客家人、原住民—— 之原音。語言國族主義所具有的強烈語言排他性的特色,因為「他們」的歷史、語言、文化和「我們」的不同,因此,此一「不同」的族群除了是少數或弱勢之外,同時還是支配族群眼中的「他者」。

 

然而,每個族群都有其內部差異存在,就算是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都可以再依地域加以區分,不同地方的閩南人就算說的都是閩南語,也有不同的口音和腔調,由此可見無論是族群內部或族群之間,皆是有所差異的。

 

所謂「真正的平等」,並非追求同一標準,在台灣的各個民族都是息息相關,應從語言重新定位,語言只是一種溝通的媒介,用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於彼此的差異性,應給予尊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庸置疑,語言的確是認識種族文化的工具之一,但若以此一昧地打壓某個族群,則讓語言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因此,我贊成作者所論各個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兼容並蓄」,如此才會創造一個更多元、更民主、更和平的國家。


 

康進的閱讀心得:<美國的華埠>,「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美國華人社會史論文集」20111004

  1. 作者提出美國的第一個華埠在三潘市,主因是三潘市是海口,但未提出為何華工群體為何選擇三潘市及為何皆來自廣東;
  2. 1860年始「中國城」(chinatown)這個名稱才開始出現,1885年市政府把華埠地標放在地圖上,150年前喔,真不簡單;
  3. 的著作中把華埠歸為「城中之城」的想法,書名叫「斧頭仔」,顯然當時的華人群體給主流社會的印象是可怕的異教徒,永久的「陌生人」;
  4. 中華會館的成立和功能與南洋各會館有點相似,只是方言群較單純,但我注意到十年一次的掘骨返鄉到香港東華三院再轉給家人的做法,我有興趣了解南洋華人的做法;
  5. 作者把三合堂稱之為廢銅爛鐡,殊不知孫中山先生就是找他們要錢搞革命的;
  6. 作者對職業別的闡述較像通史,對大環境的解釋太少,會讓讀者誤解時空背景,職業別的內涵考慮時空條件華工的選擇是可理解的;
  7. 當時的賭場及娼妓館林立和華工的生活環境還有原鄉的方式或南洋的賭煙娼原因是一致的,倒也不必站在文人的高道德水平去看待此事,切記,文人在那裡地方也高貴不到那去;
  8. 華人文化的保留僅僅在文化節日上,我想也是無可避免的事,但足有200萬的華裔人口辦不起一所學校確令人感到惋惜,只留下周六華文補習班,一點無奈。

 


林彥瑜  〈回歸後香港的都市空間與身份─以攝影集為例〉讀後感

 

作者藉由兩位攝影師的攝影作品集,來探討香港人在九七回歸後,是否對於九七前,與九七回歸後的集體印象是否有所改變。作者有提到,當「回歸」越來越近時,攝影師們的作品越來越對「保留記憶」列為其攝影的主題。

 

看完這篇文章,我也思考攝影對於「文化認同」或是「身份認同」上有什麼幫助?其實這是有的,正確地說,影音的拍攝是最好的「文化認同」及「身份認同」的紀錄者,無論是「人物的想法」,或是地景、建築或是物品的保留,影音紀錄可以完整地留下「當時」最真實的情況,同樣的人、事、物、觀念或想法,都可能會因為時間的改變而有所不同,如能留下影音檔,那對吾人在研究華人身份、文化認同時,會是很重要的一個資源。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鄭淯心--主題:澳洲華人

 

概述

1.      澳洲地廣人稀,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增加移民人口。

2.      當前政策:平均一年移民增加1%的人口。

3.      台灣移民澳洲的人口不多,台澳關係比較多建立在外交上而不是移民上。

4.      移民澳洲的台灣人大部分都不是主流社會的人。

5.      澳洲的移民分佈:中國大陸à雪梨 / 台灣à布里斯本 / 越南à墨爾本 / 新加坡、馬來西亞à西澳、南澳

 

澳洲和台灣的類比

1.      都有著古老傳統,同時又是新天地。à造成族群認同問題

(澳洲的認同問題:認同歐洲或認同亞太?)

2.      都有原住民歷史,並且原住民人口比例接近。(1%~2%)

3.      都有新移民議題。

 

澳洲歷史

1.      1776年庫克船長發現澳洲 à 算是時間相當晚 (台灣1626年就有荷蘭人了)  是否真的是歐洲人發現澳洲?反證:在西澳發現華人船隻

2.      澳洲成為英國發派囚犯之地 à 造成粗獷作風?Australian slang?

3.      近年來認同概念有很大的翻轉,第一批囚犯後代不再感到羞恥而是光榮。

4.      提問:當年英囚是否有與當地原住民通婚?答:Yes. (相關電影:澳大利亞)

 

The Stolen Generation

1.      澳洲早期種族主義忽視原住民

2.      把膚色較白的原住民從原住民中帶出來,安置在孤兒院或收養家庭。原先是出於好意,但卻剝奪了他們的文化、家庭與生長背景。這些原住民就稱為The Stolen Generation

 

白澳政策

1.      主要排除對象:華人 (華工) 因為人數太多

2.      以限制移民條件的方式排除華人 (e.g.語言考試)

3.      1975年廢除白澳政策,此為認同轉變的指標性事件。

(受美國60年代民權運動思潮影響)

4.      第二次世界大戰澳紐軍團被派出參戰,但戰未開打英國即投降,造成這些軍人直接成為戰俘。à 也影響認同轉變

5.      【問題】當年的澳紐戰俘是否有一部分來到台灣?

 

華人移民

1.      華人移民從白澳政策廢除後開始,但時間剛好遇到越戰…

2.      越戰結束後,越南難民大量移入附近各國,也有一些到了澳洲。這是第一批較大規模的亞洲移民。

3.      這批越南難民中,有一大部分是華人。(半數以上)

4.      此時澳洲政府對華人移民採取隔離政策。(e.g.雪梨)

5.      香港和馬來西亞與澳洲同屬大英國協 à 香港人和馬來西亞人移民澳洲適應較好 à 較偏向於選擇澳洲

6.      澳洲各處的唐人街保留了華人文化。 (香港文化)

7.      中國六四事件後,澳洲政府特別關照中國留學生。

 

其他國家的移民

1.      由於印尼同化政策影響,不易分辨哪些印尼國民是華人,但可以確定的是,澳洲大部分的印尼移民皆為華人。

2.      東帝汶的華人移民也小有規模

 

印度向台尋求華語師資

1.      印中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 à 印度轉而向台求助

2.      但台印缺乏文化交流,移居者不易適應。

 

台灣的族群議題

1.      台灣有幾個族群?主要分五大族群:閔、客、外省、原住民、新住民

也可以說:漢人、原住民、新住民

2.      台灣目前面對族群議題的態度--「分而治之」:

特定族群議題只會出現於特定場域 (e.g. 選舉à外省 / 多元文化à新住民)

特族群議題分開討論、各自發言,缺乏有系統的相互溝通與交叉研究。

 

【討論】

在台灣有哪些電影可稱為「族群電影」?

悲情城市、1895、賽德克巴萊、麵引子、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搭錯車、香蕉天堂、海峽兩岸、兩個油漆匠的故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麻將、艋舺、不一樣的月光、西部來的人、台北星期天

如果海外華人也算進來?

推手、喜宴、刮痧、綠卡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范美媛---台灣戰俘營的資料

 

有關台灣戰俘營的資料當然第一個是先看由戰俘親人發起的組織官網


http://www.powtaiwan.org/
英文報導:
http://blog.rti.org.tw/english/2009/09/08/time-traveler-story-of-japanese-prisoner-of-war-camps-in-taiwan/
以及幾個鳳凰衛視的視頻:
http://v.ifeng.com/his/200902/9211a60e-13ff-4ba0-881c-bb9c033986f5.shtml
維基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6%88%B0%E4%BF%98%E7%87%9F

國軍歷史博物館(台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243號)也有一點資料:
http://museum.mnd.gov.tw/Publish.aspx?cnid=1458&p=19441

台灣地區戰俘營郵件圖片:
http://chch.idv.tw/phpwind/simple/index.php?t2948.html

其他台灣人寫的網誌:
http://deadly.pixnet.net/blog/post/24814574-%E5%8F%B0%E7%81%A3%E6%88%B0%E4%BF%98%E7%87%9F
http://blog.sina.com.tw/lucy8249/article.php?pbgid=52042&entryid=614712
金瓜石的:http://blog.udn.com/ltj0111/1131744
屏東隘寮麟洛地區的:http://tw.myblog.yahoo.com/sunfo.tw/article?mid=3893
http://blog.yam.com/joanewho/article/24964492

 

楊聰榮回應: POW in Taiwan

 

這個分享的資訊不錯,希望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再討論一下。

 


傅國忠---族群電影

 

我試著找了一些族群電影, 提供大家參考.

 

梅花

小畢的故事

莎喲哪啦再見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童年往事

稻草人

海峽兩岸

三個女人的故事

香蕉天堂

悲情城市

客途秋恨

愛在他鄉的季節

西部來的人

表姊你好

無言的山丘

少女小漁

浮生

紅柿子

推手

喜宴

花橋榮記

香港有個荷里活

海角七號

台北星期天

賽德克巴萊

喜福會

刮痧

面子

志同盜合

 

楊聰榮回應:

 

謝謝國忠,真是厲害,能將「表姐你好嘢」及「香港有個荷里活」列進來,已經是將香港的內地新移民問題也考慮進來了,

那可要見多識廣才有辦法做到。

 

國忠回應:

討論香港內地新移民問題的還有一部"榴槤飄飄"

 


族群電影補充-范美媛

 

臺灣: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蘋果的滋味、風櫃來的人、戀戀風塵、兩個油漆匠、超級市民、稻草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暗戀桃花源、少年也,安啦!、青少年哪吒、獨立時代、多桑、超級大國民、好男好女、麻將、南國再見,南國、太平天國、超級公民、黑暗之光、一一、運轉手之戀、203040、艋舺

 

女性:油麻菜籽、玉卿嫂、殺  夫、春秋茶室、雙鐲、失聲畫眉

 

同性戀:河流、蝴蝶、藍宇、春光乍泄

 

香港地區:阿飛正傳、浮世戀曲、五個女子與一根繩子、籠民、女人﹐四十、月滿英倫、千言萬語、花樣年華、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香港回歸三部曲)、榴槤飄飄、人民公廁、餃子、浮生、衣錦還鄉

 

海外:尋人、點心、吃一碗茶、面子、天與地

 


李傲程-馬來西亞族群電影分享

 

馬來亞(馬來半島未與砂拉越州和沙巴州合併前的舊稱)獨立54年、馬來西亞(馬來半島與砂拉越州和沙巴州合併後的國號)成立48週年,但政府依然採取種族政策,分化各族之間的關係已撈取選票。但近年來,人民開始意識到這一切都是政客所為,紛紛以不同的方式發出抗議之聲,以設法拉近民族間的距離,共同創造一個多元文化的馬來西亞族。以下這些電影反映了各族之間的關係與生活面貌:

 

《愛到眼茫茫》(Rabun2003年)

《我愛單眼皮》(Sepet2004年)

《花開總有時》(Gubra2006年)

《木星的初戀》(Mukhsin2007年)

《皈依》(Muallaf2008年)

《戀戀茉莉香》(Talentime2009年)

以上為已故馬來女導演雅絲敏·阿莫Yasmin Ahmad)的作品。

 

《辣死你嗎2.0》(Nasi Lemak 2.02011年)

上列為留台生黃明志的作品。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