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1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11 years, 2 months ago

科目名稱(中文):華人社會與文化

 

科目名稱(英文):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授課教師:楊聰榮 (師大華研所海華組)

開課期間: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本週主題 Topic

 

  1. 本週主題 Topic
  2.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3. 本週版主:徐明敏
  4.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1. 楊聰榮 上課前的叮嚀
    2. 徐明敏 閱讀心得─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
    3. 劉時諶 — 《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
    4. 莊雅琳 - 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
    5. 李傲程 《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和 《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讀後感
    6. 郭小芳 《跨文化家庭》
    7. 吳宗瀚 〈中國人?華人?─東南亞版的華人「認同」〉心得
    8. 林承穎 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讀後感
    9. 王康進閱讀心得:「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20110925
    10. 王康進閱讀心得:「台灣當前族群認同比較分析」20110926
    11. 周睿婷  《台灣當前族群認同比較分析》閱讀心得
    12. 鄭淯心  《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讀後心得  0927
    13. 傅國忠: <台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讀後感
    14. 傅國忠: <東南亞版的華人認同>讀後感
    15. 范美媛:〈印尼西加華人歷史意識的重建與華語文教育的復興〉與〈西婆羅洲「華人公司」的組織與運作〉與〈從歸僑到外籍─印尼台灣人移民的歷史過程〉讀後感
    16. 黃思懿  〈多元文化教育之實踐─「跨文化了解與溝通策略」初探〉讀後感
    17. 伊藤義人 從歸僑到外籍—印尼台灣人移民的歷史過程,兼談客家文化的影響
    18. 林彥瑜  〈海外華人教會──移民和第二代〉讀後感
  5.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1. 黃思懿  9/28 教師節快樂
      1. 1.  美國華人與台灣的特殊關係
      2. 2.  從台灣的角度
      3. 3.  移民潮特質
      4. 4.  移民議題
      5. 5.  美國華人史
      6. 6.  文章分類
      7. 7.  10/26演講
      8. 8.  9/28祭孔大典
      9. 9.  華語教學遺漏之研究議題
      10. 10.  研討會論文徵稿
      11. 11.  研究的重要性
      12. 12.  研究方向
      13. 13.  10/19林口霧社街參觀活動
  6.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1. 楊聰榮:
  7. 活動分享
    1. 王康進 活動通知: 建國百年928祭孔大典盛大舉行 團體與個人的參禮證發送
    2. 美媛: 2011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3. 美媛: 籤詩網
    4. 美媛: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站
    5. 李傲程 八佾舞視頻分享
      1. 康進留言:以上影片不是台北孔廟活動
      2. 李傲程回覆:謝謝康進學長的提醒,我已將主題改為八佾舞。

 

主要閱讀書目 Reading

 

本週版主:徐明敏

 

楊聰榮:明敏同學,這週仍然先請你擔任版主工作,因為我上課忘了先安排,下週上課時再來安排之後的負責同學。

明敏:ok~但希望其他同學能幫忙做本次的上課紀錄,因為這週事情比較多...請大家幫幫忙認領一下9/28上課紀錄吧~~感謝!!!

 

課前發表 Before class

 

楊聰榮 上課前的叮嚀

 

1. 各位同學,已經將原來的內容放在1-0,做為準備週的練習,自本週開始,就請每位同學發表。

 

2. 本週未發表者:

 

羅士華
伊藤義人
林彥瑜

 


徐明敏 閱讀心得─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

 

傳統的台灣社會組成,和我小學讀的一樣,由四大族群構成,分別是外省人、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

 

種族歧視一直為人所詬病,但是種種偏見卻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古代中國有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和自己不一樣的人,存有戒心是人之常情;人既然無法脫離群體生活,就難免帶有個人偏見。但現今資訊發達,希望科技的進步、資訊的快速傳遞可消除我們對他人的誤解或偏見,這些都是在文化上需要學習的平等與包容。

 

台灣的族群問題雖不像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血淚斑斑,但也是社會與政治衝突中操作的主要工具,在「身為台灣人」、「愛台灣」的口號下,容易挑起「真假台灣人」的群眾衝突,因為四大族群的定義,幾乎還是由人們的主觀認定。

 

不同種族的相處,難免產生同化。文中提出七種不同的同化模式,有深有淺,有快有慢。淺層的像是上週提及的印尼同化政策,僅僅從制度上的消除種族藩籬,深層的如社會態度上的接納和理解、不再有衝突或是通婚。個人覺得教育和婚姻是最快可收功效的作法。然而法國某作家曾說過:「我們總說阿拉伯人(註一)是我們的兄弟,但是若他們想娶我們的姐妹,那可不行。」一語道破當時法國表面上或是口頭上的群族平等,私底下還是不贊成彼此間的通婚。

 

還好台灣的四大族群在通婚上,相較於他國,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通婚後伴隨的新問題是:孩子的族群認同。文中已指出,在此階段的認同已不是主觀認定,而是自身的選擇。如何選擇呢?影響的因素包含族群的社會地位、父系優勢等等。而我自己,則是從來沒有選擇過。對我來說,本省、外省已經是我父母輩的議題,我從來不曾用這種認同問題來煩惱自己。

 

四大族群之間的問題,說真的,似乎有點過時,畢竟已經過時間的沖淡。目前除了文中所提的種族重要性式微,逐漸被社會階級取代;還有台灣的新住民。一個社會的整合是否穩定完善,除了取決於各族群之間的相處、社會階級間的落差大小,還需加上各種內在外在的變因。

 

註一:阿拉伯裔占法國移民之大宗。

 


劉時諶 — 《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

 

台灣的地理位置特殊,介於歐亞大陸,太平洋與中南半島間,早期一直是各國船隻的停泊與貨物轉運站,近代亦是世界上重要的戰略位置之一。自從有漢文記載的相關歷史以來,台灣早已不是個單一民族、語言、或文化的地方。這塊寶島經歷了荷蘭占據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治理時期、日本治理時期…等,另外,僅是生活在本島內的原住民族,就已有多達十個以上的族群。不論是從族群分布或是歷史事實的觀點觀之,台灣本身就是個多元族群與文化的大熔爐。

 

隨著時代的變遷,交通與科技的發達,人類的思維與文明亦逐漸從保守和封閉,走向創新和包容。世界各地的距離相對縮短,文化的交流與族群的通婚現象勢不可免。不僅是近年來台灣有「新住民」、「新台灣之子」,類似的議題在各個現代國家都有。這些「新族群」因經濟、信仰、求學…等各種因素移居他鄉,常常面臨的一大問題是:是地主國的國人用什麼樣的眼光與心態去接納這些外來族群,以及伴隨著他們的語言、文化、風俗等背景。

 

國立教育研究院何福田主任(作者)在本期刊文章中,提及台灣政府及國民該如何因應與面對「新族群」,他提出了四個問題:一、如何教育國人正確接納「外籍配偶」?,二、如何教育國人真心協助「外籍配偶」?,三、怎樣實施「外籍配偶」本人的教育?,四、如何實施「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

 

相信這些問題,不只是這些以「配偶」身分居住在台灣的外籍人士的問題,而是本國國民(包括福佬人、客家人、原住民、民國38年後遷台的移民)也應當要參與思考的。除了接納與教育問題,外籍人士與本國國民身後所代表的語言文化背景要如何交融,尤其是「新台灣之子」對於自身的定位與認同,更是我們現在正面臨的一大課題。

 


莊雅琳 - 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

 

在面積不大的台灣上,原來的族群就有閩南、客家、原住民及大陸各省同胞,近年來因為大量勞力的需求,台灣自東南亞的移民大量增加,例如外籍勞工、外籍配偶等,因此台灣出現了第五族群,一般被稱為「新移民」或「新住民」。作者認為一般將「外籍配偶」與「大陸新娘」放在一起討論並不恰當,因為兩者的特性不同,包括語言、習慣、價值觀及宗教信仰等,外籍配偶多與本土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大陸新娘」則和本地只有些微的差異,因此,「大陸新娘」不宜放在「新族群」中。這群「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成為我們的公民與國民己是存在的事實,而且人數只會越來越多,對於「外籍新娘」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應該更為重視。尤其未來從事華語教學的我們而言,並非只有著重於語言的教授,而應該以更包容的態度來接納生活於台灣多種族社會的人及他們的文化。文化反映人類的行為,各種族都有其各自特殊的文化,我們不應該只固守於自己的傳統中華文化,而排斥多種族社會的「異文化」。面對這股新族群所帶來的「異文化」,我們應該以何種態度來看待呢?作者提出幾點看法:

 

1. 教育國人正確接納「外籍配偶」,不要將她們視為家庭中次等地位的家人,無論素質高低、面貌美醜,都應該視為家庭與家族的一分子,而且是「極為重要的一分子」。

2. 教育國人真心協助「外籍配偶」,「新族群」來自東南亞各國,生活習慣、語言文化、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等等與我們差異很大,中央政府中也應該設置為其服務的專責機關。此外,還應該培養培養可以教育「新族群」的合格師資及推動義工、社區輔導員制度,真心要為「新族群」提供有效的服務。

3. 實施「外籍配偶」本人的教育,使其能與本國文化共生共活,透過尊重其文化,協助其新增本土文化的方式,對本土文社會最有利。此外,學校或義工與社區輔導員對對「外籍配偶」實施成人教育與輔導時,也要提醒其家人及家族,協助外籍配偶儘快適應本地家庭生活並使其子女接觸「異文化」。

4. 實施「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外籍配偶」的子女在國語的應用及課業問題與生活適應多受影響,無法與本地生同具優勢,多半都有額外加強的必要。政府應培訓從幼稚園到國民中小學的「合格師資」.。

 

除了上述幾點外,許多「外籍配偶」面臨家庭問題,如經濟問題,經常求助無門,因此政府對於培養「外籍配偶」第二專長及就業的部分應給予更多具體可行的協助方案。社會大眾對於「外籍配偶」存有貶低及負面的印象,都是因為不夠了解她們的情形,因此尊重多元文化的教育除了外籍配偶及她們的家人外,包括社會大眾也需要。我們應該具有國際化的宏觀,培養大家多元文化素養是必要的,當我們對多元文化的包容與尊重時,面對不同族群時,也都會保持同樣的態度,但這些都有賴政府大力宣揚及提出具體的政策,利用行政資源進行有效的整體規劃,讓嫁到台灣的外籍配偶,都能感受台灣人民的熱情與善意,早日適應並融合在我們的社會。

 


李傲程 《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和 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讀後感

 

台灣社會的族群認同有別於新馬兩國(新加坡和馬來 西亞)。前者把閩南人、客家人及外省人視為不同的族群,然而新馬兩地,無論是哪一籍貫的漢人皆通稱為華人,且大家都緊密合作,共同建設國家及傳承中華文 化。換言之,這兩地的漢人,無論是福建人、客家人、潮州人、海南人、福州人,或是廣東人等,在居住國其他族群如馬來人、印度人、錫克人及原住民等面前都以 華人自居,不分你我。

 

雖然這兩國到 處可看見各籍貫所創辦的會館(如福建會館、客家會館、廣肇會館等),但這都是早期華人為保護自己及照顧初到南洋的同鄉而設立,與現今相比,那時各籍貫的漢 人會比較重視族群認同,常會爲了某些利益問題(如錫礦開採權)而互相廝殺,甚至不可通婚。如今,各籍貫通婚已無限制,且趨向普遍,但身份認同依然存在。在 馬來西亞,一般上是延用父系制度的觀念,即不同籍貫的夫婦所生兒女,其籍貫乃以父親為主,若父親是客家人,兒女無疑就是客家人。

 

在馬來西亞國 內,因政治因素,將國人分為土著與非土著,土著即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馬來人、半島原住民及沙巴州和砂拉越州的原住民;非土著則指華人、印度人等其他外來民 族。土著受憲法保護及國家政策(如《薪經濟政策》)扶助,無論在正經文教皆享有特權,而非土著在很多方面則須自力更生。這往往會讓華人在馬來西亞籍的身份 認同方面產生心理上的矛盾,質疑自己是否是馬國的一份子。值得一提的是,馬來亞(未加入沙巴和砂拉越的馬來西亞前稱)是由馬來人、印度人和華人共同在英國 手中爭取獨立,在建國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國外,華人都會很驕傲地說自己是馬來西亞人。

 

另外,新移民 是現今社會的趨勢,馬國也不例外。近十年來,馬國不斷湧入許多外籍勞工如孟加拉人、印尼人、尼泊爾人、緬甸人、印度人(這與獨立前的印度人不同)等。他們 的後代甚至有機會可以成為馬國土著,享有土著的權益。根據馬國憲法規定,馬來人一出生就是穆斯林,若要嫁娶馬來人都要改信伊斯蘭教。外籍人士一旦和馬來人 通婚,其後代一定是穆斯林,然後就會享有土著一切的權利,比共同爭取獨立的華人和印度人的地位還高。所以,為何要有族群之分呢?真的值得大家深思!

 


郭小芳 《跨文化家庭》

 

「跨文化家庭」指的是一個家庭從一個國家移民到另一個國家,由於新國家的文化可能跟他們家鄉文化有很大的差別,而造成他們的生活問題。因此,「跨文化家庭研究」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華裔父母和青少年怎樣處理移民到新國家之後所面臨的挑戰。此研究由Dr. Catherine Costigan和跨文化研究項目組進行收集資料、分析與討論。主要調查的移民國家是加拿大,而研究對象是兩代華裔,即移民到加拿大的父母和青少年。總共有183個家庭參與了這個研究,父親的平均年齡為47歲;母親的平均年齡為45歲,在加拿大居住時間約10-11年,子女的平均年齡是15歲,大部分出生在加拿大之外,而到達加拿大的平均年齡是8歲。

研究內容分成3個大項目,即文化適應差異、撫養方式以及孩子們在校之情況。

 

文化適應是指當一個人移民到新國家而面臨新文化價值觀及習俗的適應問題,同時也要決定保留自己原有的文化價值觀及傳統之過程。研究發現父母比子女保留更多中華文化,但就青少年來講,盡管比父母更多地融入加拿大文化,他們對於中華社會的歸屬感甚至比父母還強烈。

 

至於撫養方式而言,父母和子女在青少年的獨立和自由有不同的觀點。青少年都希望能夠在生活中得到更多得自由。結果也顯示男孩比女孩從父親得到更多的自由,但小孩的性別對母親沒有什麼差別。接著是父母和子女所發生衝突的問題,研究發現在學校成績低、說謊和玩電腦或電子遊戲等三個領域是最有可能發生衝突的問題。此外,結果也顯示孩子能夠自己作決定的事情是「穿什麼衣服上學」,而像「孩子可否在外面過夜」等問題都是由父母決定。無論如何,孩子們都認同他們感覺父母比朋友了解他們,也希望能夠仿效父母。

 

關於孩子們在學校之情況可分為以下幾個項目:成績、受人欺負之情況、生活問題及父母和子女關係之滿意度。

在成績方面,大部分孩子的成績很不錯。

在受人欺負之情況上,很少孩子會覺得他們在學校受到欺負。不過,研究也發現年齡和因種族背景受欺負有直接關係,就是說年紀越大,就越有可能因為感到他們是中國人而被別人欺負。

在生活問題上,研究發現孩子們很少感到在生活上有任何困難/問題,無論是在語言能力方面或文化適應衝突等等。不過,孩子的年齡和他們在家裡的文化適應衝突有直接關係。

最後在父母和子女關係之滿意度,發現雙方都感到滿意。

 

從這篇文章就聯想到在泰的華裔家庭,覺得華人到泰國之後,生活或文化適應可能不是很大的問題。因為泰國社會比較自由,很少出現文化衝突的問題。而且,泰國本地人比較熱情,若不是太離譜的事情發生一般都能夠接受。因此,目前我們就會發現泰國本土文化跟華人文化都已經融入為一,比如,泰語吸收了非常多的中文詞彙,像粿條、椅子、菊花茶、齋等等;更明顯的是像春節、中秋節、吃齋等華人節日,目前不少泰國人也開始慶祝了,可以說很多華人文化都已經成為泰國文化了,是我們泰國人(無論是當地人還是華裔)一起認同的。

 


吳宗瀚 〈中國人?華人?─東南亞版的華人「認同」〉心得

 

在文中Laurent Malvezin 訪談問到為什麼華人在他們居住的地方並沒有歸屬感,王賡武教授回答大多數華人會認同他們的僑居國,但如果你問他們與中國的關係,他們會藉由說中文產生連結且引以為榮,但對於政治上的認同,卻又有分別,我想這也是為國外到處都有唐人街的原因,因為他們並不真正屬於任何一國,而是以文化認同區分人我,這也說明為何華僑子弟常被父母要求莫忘本,因為文化才是他們的核心認同價值,而會說中文便是最明顯的象徵,但臺灣本地人民看待華僑子弟,卻又以他們的僑居地分隔,故華僑子弟回歸父母家鄉卻格格不入,因無法產生文化連結及共鳴,但在僑居地卻又以華人自稱,我想這是目前華裔子弟亟需解決的課題:如何在政治上融入當地社會,卻又可保有自身的文化認同。而臺灣該如何與他們連結,進而藉由他們發揮海外影響力,也是臺灣人民值得深思的課題。


林承穎 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讀後感

 

臺灣人口組成可分成四大族群閩南、客家、原住民、外省人,但是其實在我們這一代,很少會彼此區分是哪個族群的人,往往只有在政治選舉到來時,才會聽到電視裡的政治人物口沫橫飛火力十足地炒熱族群議題,因此這個議題多少也帶著政治操弄的色彩。

 

事實上,因為長久以來族群之間的自由通婚和遷移,當前要將臺灣各族群加以清楚劃分,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政治人物為了選舉,過份強調族群的做法,也不甚理想。

 

各族群在臺灣這個小小的島國上共享資源,互相融合,若過於強調族群意識,難免帶來「非我族類」的分歧隔閡,再者閩南人在人數上超過四分之三,其他族群相加人數卻不到四分之一,在如此不平均的情況下,過份強調族群意識,勢必造成心態上優弱勢的歧見,更甚者引起彼此間的敵意。

 

正如此篇文獻所言:「隨著族群外婚盛行的同化作用發展,族群重要性必當式微,社會階級問題才是社會整合與衝突的關鍵所在。」族群劃分的重要性,既不容易,也沒必要過份強調,社會階級才是政治人物更應該關心的問題。

 

至於各族群的差異,也許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各族群文化的面象,前陣子客家委員會積極推動桐花季以及形象廣告,幫助社會大眾更了解客家文化,進而欣賞客家文化之美,現有魏德聖的電影引起大家對原著民的注意和討論,族群意識在文化這塊園地,方為值得我們深耕且珍惜的一隅。

 


王康進閱讀心得:「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20110925

 

1.本篇前言和新族群界定的論述看起來很不"學術"

2.如老師所言,台灣對外籍新娘或外國人的理解真的有限

3.我的新經驗:我被移民署歸類為外籍人士,因為我是先生,若我是新娘,我就歸類為新住民,好奇怪的分法.新娘就低一級嗎?

4.文章強調要包容,平等,但立基點卻是強勢族群和弱勢族群,有點施捨的感覺.

5.作者認為要"夷漢並存","異文化"可以變成"新文化",我認為他對外籍新娘的看法是:她們是一群未受教化的夷人,要給予她們施教才行.

6.目前台灣外配人數一直在下降中,不若作者所言一直增加.


 

王康進閱讀心得:「台灣當前族群認同比較分析」20110926

1.作者一開始就說明台灣是個多元族群組成的社會,但不瞭解為何突兀的說明二二八事件以後朝向族群融合平等的目標,後文也未再提及;

2.作者就廣義把台灣社會分類為四大族群,除原住民外再加閩南、客家、外省人,但分類困難重重;

3.作者認為目前臺灣族群分類多訴求於主觀分類,但傳統族群分類與認同機制仍清晰浮現,可是若是主觀分類為主,那傳統族群分類就成了「有需要」時才出現的名詞;

4.筆者認為作者其實也說不清另三大族群的分界點,以原住民族群為例,若可把八、九種不同族裔的原住民統稱「原住民」類,那同是「漢族」又為何分成三大族群呢?

5.筆者較贊同老師所說,不論你願不願意,離開台灣國土,大家都認為你是「華人」;

6.內婚或外婚的分類更是創意,地域才是所謂內婚的主要因素,自由戀愛的台灣人相信「感覺對了」應該比相信「族群身份」來得多。

 

 


周睿婷  《台灣當前族群認同比較分析》閱讀心得

 

台灣由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以及原住民等四大族群所組成,近年來隨著外籍配偶的增加,「新族群」儼然也成為台灣的第五大族群。然而除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組成的新族群與原住民以外,其餘族群身份界定較為困難,只能依憑本身的主觀認定加以分類。

 

但其實現今的年輕一代已很少區分彼此的族群,而是呈現如Gordan(1964)所提出之七種同化現象的第一種,亦即被主流社會的文化模式所同化。如此現象讓台灣的族群意識逐漸淡化,轉而以一種「台灣人」的姿態躍上世界舞台,在大大小小的國際活動中以身為台灣的一份子為榮。然而同時主流文化的強勢,也藏著部分弱勢文化邊緣化的隱憂,要如何幫助優勢族群瞭解、接納並欣賞弱勢族群的文化,則是台灣社會應深思的教育課題。

 

除了原有的四大族群,新加入的外籍成員也促使台灣社會必須面臨跨文化的種種衝擊,對於不同文化的排斥往往起因於不夠瞭解,因此在教育上,教師需引導不同族群的學生如何相處,幫助學生養成多元文化的內涵;在社會上,政府則應採取適當的宣傳措施及配套政策,建構跨文化的溝通橋樑,讓不同族群能夠互相瞭解。在今日的台灣,人們除了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外,也應展現對多元文化的欣賞及尊重,如此這些不同的文化才能在這個小島上碰撞出美麗的火花。

 


 

鄭淯心  《為新族群構築教育前景》讀後心得  0927

 

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與文化融合的國家,在歷史的長廊裡,多方文化的刺激,增加了台灣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如本文所言,「異文化」即是新文化,自己的文化能有機會增加新文化為好事。」一個文化若是選擇自我封閉而不是選擇開放的胸襟,即便有再豐厚悠久的歷史背景,終究也會漸趨貧乏,就像死水不會滋長生命一樣。面對新住民族群人數的增加,台灣要如何面對,如何調整自己,如何以不失偏頗的方式,促進文化的融合呢?也許數十年過後,台灣人民的後代會述說這一段歷史:在台灣九零年代,有許多新住民遷入,從東南亞和其他各地引進的新文化,增添了台灣文化的色彩,是台灣文化增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包容異文化需要雅量,若是帶著文化優越感的眼鏡去批判和抗拒,族群融合永遠都不可能發生。面對不同文化時,我們需要放下文化本位的想法,在批評和拒絕之前,先學習去同理和接納,試著以異文化人民的角度出發,去發掘不同文化中隱藏的寶藏。每一個文化的生成都值得我們去尊敬和探究,因為這些都是人們經年累月生活與互動所產生的智慧,我們相信每一個文化裡都有發掘不完的寶藏。因此我們應該跳脫政治經濟的框架,不要因為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歷現況,就先入為主地排斥該文化,如此一來,損失的只是自己,我們將會錯過許多寶貴的學習機會。

 

文中提到,「『外籍配偶』形成的『新族群』已是存在的事實,他的未來是我們的加分還是我們的減分,關鍵在國人接納他們的觀念與態度是否正確。」我對這樣的說法有些疑問,何謂加分?何謂減分?就文化的層面來看,很難定義何謂加分何謂減分,因為我覺得文化沒有絕對的對錯與高低。但也許筆者的這段話是針對社會發展來說的,新文化的融合,對社會、政治、經濟各層面的發展,是產生促進的作用呢?或是形成極大的干擾?這也會影響到國人對新文化的接納程度。若是新族群的加入對國家的發展造成了正面的影響,國人會較容易接受這種新文化。

 

文中亦提到,國人對新文化的接受程度與態度,政府需要負起很大的責任。政府應該提供合適的資源與教育,幫助國人認識新文化,也幫助新住民適應本地文化,以防在互不了解的狀況之下,產生不必要的誤會與衝突。在這方面,師資的培育十分重要,尤其新住民子女日益增加,教育的需求也隨之上升,對師資質與量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尤其在國小、國中的階段,新住民孩子們常常需要額外的幫助與輔導,特別是在語言學習和生活適應方面。因此,給予這個族群的學生特別的關照是有必要的,而這些教學與輔導資源的提供,就要從師資培育做起。國內修習教育學程的學生應當對新住民族群有適當的認識,學習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並且在實務經驗上多觀察與學習。族群融合若能從兒童與青少年做起,對未來社會的影響將會更有成效,也更加徹底。

 


 

傅國忠: <台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讀後感

 

本文利用統計的方式, 分析了台灣四大族群在認同, 婚姻及社經地位各方面的現象. 得到三點主要結論:

 

(1)四大族群的分類過於籠統, 其內部次群體也有著各種不同差異, 實難一概而論.

(2)隨著外婚盛行, 族群的階級問題會日趨變小, 社會階級才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3)父系優勢所帶來的兩性不平權的問題.

 

以下是我的心得:

 

族群問題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不止種族會形成族群, 性別, 性取向, 社經地位, 宗教, 地域等也都會形成各種不同的族群, 而族群之間的爭鬥, 歧視與壓迫, 不管人類再怎麼努力, 都不可能會消失, 只是程度上的差別而已.

我家住花蓮, 父親是外省人, 母親是閩南人, 我太太是客家人, 我有一群原住民麻吉好友, 阿美, 卑南, 泰雅, 排灣都有. 我很喜歡他們, 常跟他們混在一起喝酒唱歌, 參加他們的豐年祭, 甚至還試著學他們的族語. 我在家和父親說國語, 和母親國台語都說, 帶著太太回娘家時, 他們全家人都說客家話, 我也慢慢能聽懂一點. 感覺上我是沒有族群問題的人, 和各個族群的人都相處得很好. 但我回老婆娘家時, 還是會偷偷嫌棄他們客家人吃太鹹; 和原住民朋友吵架時也會脫口而出:"你是番仔哦! 講噲聽!"

 

因為人都有意識形態, 而意識形態的本質就是自我的, 排他的. 一句 "我認為......"註定人類將爭戰不休.

 

而族群問題也有階層性和本質性. 所謂階級性, 歧視是有階級性的. 台灣的漢人歧視原住民, 但他到了美國可能會遭到白人的歧視; 而台灣的原住民也看不起外籍勞工, 時常拿他們開玩笑. 甚至原住民自己也歧視原住民, 例如卑南族就覺得排灣族的人很笨. 這種現象形成一種族群之間的"歧視鍊", 就像自然界的食物鍊一樣, 是最自然的東西. 所以這種歧視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就像食物鍊會永遠存在一樣.

本質性指的是, 人類天生有歧視他族的本能, 這是一種本質, 是與生俱來的. 白人歧視黑人不是因為白人沒人品沒道德沒修養, 只是因為他比較強勢. 如果今天黑人的社經地位普遍高於白人, 黑人一樣會反過來歧視欺凌白人. 就像物競天擇的進化論, 適者生存. 強者就是有這種欺壓弱者的本質, 這也是一種自然現象, 難以改變.

 

但人類自詡為文明動物, 自然會想辦法消弭這些族群之間的紛爭. 但我是不太樂觀的. 表面的平衡可以靠教育靠法規做到, 但在每個人心底深處, 仍築著一道族群的牆.

 

另外, 我很認同王康進同學的看法, 他一針見血地點出, 台灣人在面對外籍配偶及外配子女問題時所不自覺流露出來的族群優越意識: "因為他們不好, 所以我們要趕快幫助他們變成像我們一樣, 因為我們比較好. 因為我們也很怕變成他們那個樣子, 因為他們那樣不好". 即使出發點是好的, 仍不自覺流露出一種同情弱者的優越意識, 但本質性使然.

 

其實族群意識也是可以消弭的. 琉球早先不是日本的領地, 琉球人也不是日本人, 但你現在到沖繩去, 有哪一個沖繩人會覺得自己不是日本人? 日本殖民時代如果多一點懷柔, 少一點壓迫, 提高台灣人對日本的認同與向心力, 也許現在我們都說著日語, 台灣島變成了"南海道".

 


 

傅國忠: <東南亞版的華人認同>讀後感

 

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史可以說是一部血淚斑斑的"華人受迫史".

由於華人的勤奮刻苦及"貪財", 使得華人無論到什麼地方, 都會變成當地經濟之執牛耳者. 也因此註定了他們不斷受迫的歷史.

無論是哪一個國家, 都或早或晚, 或強或弱 , 或多或少, 或長或短地對華人做過種種迫害. 泰國的<外國人職業限制法>, 菲律賓的菲化運動及2003年的反華危機, 馬來西亞對馬來人的過度保護及偏袒與對華人的歧視, 甚至促成新加坡這個國家的誕生, 越南19751979兩次對華人的迫害所引發的難民潮, 到現在仍讓人記憶猶新, 我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電影, 那些難民漂流在海上, 沒有東西吃, 最後只有互相啃食同伴的死屍. 更別提印尼多次的排華事件, 尤其1998年的排華暴動, 造成那段時間赴台學華語的學生人數激增至各國之冠, 原來都是來避難的.

 

另外, 文中也提到"離散(diaspora)的概念用來描述海外華人的不適切性, 以及海外華人社群的獨特性. 海外華人不是沒有失根的焦慮, 只是華人向來主張中庸之道, 崇尚"大丈夫能屈能伸", 所以華人的命很靭, 無論到了哪裡都能存活, 君不見, 世界之大, 無論走到何處, 都能看見中國餐館嗎?


范美媛:〈印尼西加華人歷史意識的重建與華語文教育的復興〉與
〈西婆羅洲「華人公司」的組織與運作〉與
〈從歸僑到外籍─印尼台灣人移民的歷史過程〉讀後感

 

在歷史上,華人與婆羅洲的關係從貿易往來、移墾到進一步定居拓殖的模式,其實也反映了中國僑鄉的閩粵先民海外拓殖的模式。因此〈西〉文的作者一開始在摘要所提到的──……到異地就需要適應新的環境,所以海外華人常以血緣、地緣和業緣的關係團結起來,……從單槍匹馬的異鄉人到公司的組成,最後因著歐洲勢力入侵而被迫瓦解……,從其敘述方式及所使用的「單槍匹馬」字眼,顯見作者並未讀過Lewis H. Morgan的《古代社會》,也未曾讀過尹章義所著之《台灣開發史研究》,對早期海外華人移民多以有組織、挾帶經濟優勢進行移民墾拓的方式不了解,以致倒果為因而認為到異地才團結起來云云,未免昧於史實。

 

由於華人與印尼婆羅洲來往的歷史淵源可上溯至14世紀,在數世紀華人海外開拓先鋒的努力下,西加里曼丹慢慢成為印尼華人(尤其是客家族群)定居較早的地區之一。雖然印尼政府禁止華文教育長達32年的時間,但由於西加地區的客家人在族群及宗教(多為基督教)兩大力量的凝聚下,華文教育蟄伏但並未滅絕消失,1998年解禁以後,西加的華文教育復興的成就仍令人感到可喜。尚待突破的問題有:五十歲以上之教員占一半以上(李秀坤,2003)、師資嚴重缺乏、教材亟待改善、資源及經費不足。造成上述問題實有其歷史因素。

 

〈印尼華人歷史意識〉一文固然提及「蘭芳共和國」在當地華人心目中有著深遠的影響力,不可諱言,由於西加地區長期停留在以經濟作物加工出口的經濟模式,這也注定其在全球商貿、經濟發展模式改變早已翻了好幾翻以後,仍無法轉型突破的窘境,這也導致當地華人目前在整個印尼華商社團中處於較弱勢的地位。因此,華文教育解禁之後,雅加達與棉蘭當地的華人社團能挹注在教育上的經費,以及所擁有的資源、教育體質,先天上就比西加里曼丹地區的優越得多。儘管當地的華人數目雖較印尼其他地區多且集中,而2000年以後華人在當地的政治勢力又較以往更為鞏固、突出,然而,這並未有助於改善西加山區客家族群的經濟情況,因此,台灣客家女性華裔新住民有不少都是來自貧窮的西加山區,她們多半是嫁給台灣較為底層的鄉下客家男性。〈從歸僑到外籍〉一文探討的一部分即針對這種買辦式的婚姻。〈從〉文另外探討較早因印尼排華因素及後來因媒妁婚姻兩類移民,由於在台灣受教育或有較多工作機會,能迅速融入本地,因而取得較佳社、經優勢,與前者(或稱「外籍配偶」)之地位不同。

 

注:在2008年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我曾有機會擔任僑委會舉辦的印尼地區海外教師研習會巡迴講座,去了一趟印尼,在三個星期內,走訪雅加達、坤甸、棉蘭三個城市,與當地華文老師交流,也參觀過幾所中文學校,所以對這三篇文章很感興趣。


 

黃思懿  多元文化教育之實踐─「跨文化了解與溝通策略」初探讀後感

 

      還記得多年前,在教國中國文的高中同學對我抱怨班上外籍配偶子女的語言能力低落,那時的生活裡很少接觸這些外籍配偶,但今日,販售商品的店員、髮型設計師的洗頭助理、市場裡的小販,甚至連同事等,外籍配偶在我生活中時常出現。然而台灣人對這樣的多元化社會準備好了嗎?站在第一線的教師對外籍配偶子女的心態正確嗎?

        我相信大部分教師都本著公平態度對待所有學生,但遇到較為弱勢的外籍配偶子女,學校能提供特殊的師資訓練作為其教學及輔導後盾嗎?老師是否願意去了解其家庭文化來源的異國文化?其它的學生家長及學生也能與他們毫無芥蒂地相處互相幫忙嗎?那其它人的態度呢?之前有邊打工邊學華語的學生,遇到不把他們當人看的雇主,這些人是否要由社會來教育呢?

        大部分的外籍配偶並不像于美人主持的WTO姐妹會的來賓,那麼會表現自己,除了他們的東家長西家短娛樂效果及其光鮮亮麗外表外,其它人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呢

?有節目願意深入探討嗎?

        目前台灣社會常舉辦一些異國文化節慶,如:潑水節,藉由潑水節活動的辦理

,雖一方面可解緬、泰僑民的思鄉之情,也讓台灣民眾認識異國文化,但是否有其它更深層次的文化活動能讓人在吃、喝、玩、樂外更能了解彼此的價值觀與其它文化內涵呢?

這些問題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伊藤義人 從歸僑到外籍—印尼台灣人移民的歷史過程,兼談客家文化的影響

 

本篇文章在探討印尼客家人到臺灣移民經驗,討論其族群的移民類型,並建構一個長時間的移民歷程認識,研究方式以歷史文獻分析和深度訪談為主。

印尼是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客家族群佔第二位,在異地仍長久保存在客家族群的語言、風俗和習慣,並與當地居民和睦共處。

 

由訪談可以得知,印尼客家人來臺灣途徑和動機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1、因升學而移民

2、因排華事件而移民

3、因媒妁婚姻而移民

4、因仲介通婚而移民

 

早期的印尼臺灣人,對於中華文化的認同性較強,而最近因婚妁或仲介來臺的新住民則較淡化,但在接受臺灣為其新的歸宿,仍有相當大的動機,這亦是印尼新移民的特性。此外,印尼臺灣人中,社經地位會造成其不同的影響,在高層者,他們的子女往高層的機會較大,反之,則較小。

 

就我的了解來說,臺灣的族群除了「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之外,最近出現了不少「新住民」的新臺灣人,不同的族群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在生活飲食、育樂方面,對於臺灣造成了不同的影響。例如:有許多新住民國家的飲食傳入臺灣。我想,移民者會受到移民地區的影響,相對的,移民地區也會因這些移民者而產生一些改變,不同的文化會相互融合。我覺得臺灣是一個民主的國家,對於這些不同的新住民可以包容且尊重。

 

此外,這篇論文中對於客家文化的影響說明不少,但若可以再針對何種客家文化影響說明,會顯得更加具體。

 


林彥瑜  〈海外華人教會──移民和第二代〉讀後感

 

本文主要介紹2戰後開始發展教會的地區,這些會發展起來的地區多為2戰後留學及移民潮後的國家,故本文介紹的移居國為歐美地區。

儘管是要介紹這些戰後移民潮的人民,作者還是先簡述美洲及歐洲地區最早移民的時間,及當初移民時從事何行業,再來就是介紹該地戰後是何身份與地區的華人移入,且為什麼這些華人會引起海外華人教會的成長。

 

作者有提到通常華人教會成長起來是從第二代以後的事。這是因為在戰後移往歐美地區的華人多為留學生及技術性移民,資源較早期華人移民為多,且多為在當地落地生根,故其第二代後就是「當地人」,會隨著當地人民的信仰而產生信仰上的變化。

 

關於第二代容易信仰基督或天主教一事我感到認同,因為我認識不少的華裔朋友很多都信仰基督或天主,甚至是韓國華裔第二代前往教堂的人越來越多──釜山華僑中學旁邊就是中華教會,不少第二代的華僑週末都會上教堂。不過這種轉變應該主要會是在歐美比較多,韓國的可能是特例──目前除了韓國外,我所碰到的亞洲華裔朋友好像也沒很多信仰基督或是天主,所以也有可能我碰到的是特例。

 

如果有機會能研究各國華人第二代宗教的選擇,或許可以找出華裔第二代究竟宗教選擇是受何影響,這應該會是有趣的研究議題。


上課內容與討論 Lecture and Discussion

 

黃思懿  9/28 教師節快樂

 

1.  美國華人與台灣的特殊關係

 

        就歷史而言,傳統上美國華人來自東南亞華工,然而這些人當初並非設定只去美國工作。根據表一僑委會於2010年底之僑務統計,美國華人有393萬。

 

表一   民國 99 年底海外華人人數

僑居地別占 

人數 

總人數百分比 

占各洲人數百分比 

總計 

39,570,000

100.0

 

亞洲 

29,820,000

75.4

100.0

      印尼 

7,950,000

20.1

26.7

泰國 

7,390,000

18.7

24.8

馬來西亞 

6,480,000

16.4

21.7

新加坡 

2,790,000

7.1

9.4

菲律賓 

1,210,000

3.1

4.1

美洲

7,250,000

18.3

100.0

美國

3,930,000

9.9

54.2

加拿大

1,490,000

3.8

20.6

秘魯 

990,000

2.5

13.6

巴西

250,000

0.6

3.4

巴拿馬 

130,000

0.3

1.8

表格整理來源:http://www.ocac.gov.tw/public/public.asp?selno=9429&no=9429&level=C

 

        從美國華人史來看,早期來自19世紀的華工移民,在1882年排華法案通過後成了受害者。之後太平洋戰爭,美國參戰與國民政府同盟後,美國國會於1965年通過了「移民與國籍法修正案」,放寬了移民配額,中國移民人數不斷增長。從那時起,移民至美國成了多數人的夢想。僑委會也以美國為進行僑務的對象與標準。

 

2.  從台灣的角度

 

        台灣過去非傳統僑鄉,只有金門自19世紀開始是歷史僑鄉。台灣於60年代移民到美國,之後70年代移民到南美,80年代到南非,90年代到紐澳。

        以前戒嚴時期,若想出國留學,只能去美國。由內閣閣員、大學教授多是美國博士,可見一斑。

 

3.  移民潮特質

 

        於二次世界大戰前即到美國之華人為所謂的老僑。早期移民潮與現今的有所不同。目的不同,延續性亦不同。

 

4.  移民議題

 

        移民同一批人在不同時期下可能被冠上不同稱謂。舉緬甸為例,當初進駐之國軍最後有留下的、有撤回的,但那些撤回的在1951年時被稱為「外省人」,於60年代回台的稱為「歸僑」並住在中和華新街,另外緬甸子弟來台就讀的成了「僑生」、或「外籍生」。

 

5.  美國華人史

 

        當時的華工多來自廣東西部台山等縣。

        廣東的學者容閎為美國留學史上第一人,留學之先驅。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哥哥在檀香山經營牧場。李小龍為1940年出生於美國三藩市的華人,為華人世界最早揚名國際之明星。目前主要在美國發展的導演李安,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亦是華人之光。

 

6.  文章分類

   

        老師在DROPBOX上放的文章,歸類在PEOPLE的屬海外華人,在THEME的屬文化,同學們可挑有興趣的看。

 

7.  10/26演講

 

        老師上周舉辦的原住民作家談《賽德克.巴萊》的活動很成功,將再次於1026()早上10:10~12:00在師大校園正 305 教室由瓦歷斯.諾幹,知名的泰雅族原住民文學作家主講。到時候課程內容會稍做變動以配合演講時間。

 

8.  9/28祭孔大典

 

        馬來西亞華人王康進介紹其擔任祭孔大典禮生的由來與經驗,說明祭孔大典乃根據禮記之儀式、規範。他感嘆如此重要的儀式,台灣人少,只為拔毛而來,觀禮者以日、韓人士居多。

 

9.  華語教學遺漏之研究議題

 

        如同當初TESOL是針對美國新移民而設計,目前華研所的研究方向也應該將台灣的新移民納入,不是只針對外籍生。

        黃思懿同學針對多元文化教育之實踐「跨文化了解與溝通策略」初探一文所提出的問題與回饋,即是看到在台灣外籍配偶所形成的多元化社會背後產生的語言、教育、社會等問題,實在值得深入研究。華研所應該有人做相關研究。

        馬來西亞華人王康進則分享其為外配的心得,學校或政府常通知他們參加弱勢團體、隔代教養等活動,等於把東南亞來的與弱勢劃上等號,他的小孩因為不會注音符號,還被叫去參加資源班。現在把孩子轉到森林小學,才享受到一視同仁的待遇。

 

10.  研討會論文徵稿

 

        20115月「華族再現:全球華人跨國移民研究」碩博士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於廣州暨南大學舉行,明年第四屆將於馬來西亞拉曼大學舉行。由於徵稿時間較早,希望同學們能以摘要形式投稿,第一階段的作業即可以此為方向做準備。一旦論文錄取,稿費將可轉機票費,免費前往。

 

11.  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所上對研究不夠強調,規定較鬆,像中央大學的碩士生即需要發表兩篇論文,所以同學們應培養研究能力、參與學術活動習慣與發表論文習慣。

有一位當小學老師的碩士生即是因為其常做研究,做到了教務主任、校長甚至彰化文化局局長。

 

12.  研究方向

 

        如同范美媛同學選擇的三篇與印尼有關的文章,有些研究透過田野調查才能深入,所以發表世界各地華文教育的論文,可培養多元能力,也有機會受到研討會審稿者的青睞。

        希望大家的研究要有歷史深度。

 

13.  10/19林口霧社街參觀活動

 

        目前已決定租小巴前往林口霧社街參加早上九點開始的活動,當場報名者有16位,希望能湊到20位,若多出幾位,楊老師願意開車自行前往。

 

 

 


課後分享 After class

 

楊聰榮:

1.  謝謝思懿的記錄,應該來按一個「讚」。

 


范美媛課後補充:與台灣或海外移民相關者大事年表(資料來源:葛劍雄 1997《中國移民史》、維基百科、僑委會及其他)

230   《三國志》:孫權遣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航海尋找夷洲、亶洲。

231年   《三國志》:衛溫﹑諸葛直從夷洲(台灣島)掠回數千人。

1171   南宋孝宗乾道7年:汪大猷知泉州,曾遣泉州軍民屯戍澎湖,時稱平湖。樓鑰《攻媿集》卷八十八〈敷  文閣學士宣奉大夫致仕贈特進汪公行狀〉云:「……四月起知泉州,到郡……,郡實瀕海,中有沙洲數萬畝,號平湖,忽為島夷號毗舍耶者奄至,盡刈所種。……初則每遇南風,遣戍為備,更迭勞擾。公即其他,造屋二百間,遣將分屯,軍民皆以為便。」南宋周必大《文忠集》卷六十七所收〈汪大猷神道碑〉碑文,亦言其時澎湖:「海中大州號平湖,邦人就植粟麥麻」。

1225   南宋理宗寶慶元年:趙汝適所撰的《諸蕃志》指出當時的澎湖係屬於福建泉州晉江縣。其《諸蕃志》卷上〈毗舍耶〉節云:「毗舍耶,語言不通,商販不及,袒祼盱睢,殆畜類也。泉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

1281   《元史》、《新元史》元世祖至元18年:蒙元世祖遠征日本因風失敗,於回台灣,道經澎湖設治澎湖(澎湖寨巡檢司,屬福建泉州府管轄)

1349   元顺帝至正9年:汪大淵所撰的《島夷誌略》,對「澎湖」云:「島分三十有六,巨細相間,坡壠相望,乃有七澳居期間,各得其名。……泉人結茅為屋居之,氣候常暖,風俗朴野,人多眉壽,男女穿長布衫,繫以土布,煮海為鹽,釀秫為酒,採魚、蝦、螺、蛤以佐食。……工商興販,以樂其利。地隸晉江縣,至元間,立巡檢司 ……」

          1384年   《明史》明太祖洪武17年:明廷實行防倭封海,廢澎湖巡檢司,徙其民於泉州南關……

1403-1424   明永樂初期:鄭和率領船隊遠航南方各國途中,曾靠岸澎湖。鄭和曾多次在馬六甲(明史稱為滿剌加)停留,後來將馬六甲、巨港跟泗水等營建成其船隊的大本營。一些華人因為和當地人通婚,開始在馬六甲定居,漸漸受馬來文化影響,繁衍開來。明朝衰弱後,這些通婚華人的後裔由於交通不便、明朝閉關政策等因素,開始與祖國關係疏遠。在與本土文化相互交融情況下,他們逐漸形成一支新的民族——娘惹峇峇(Nyonya-Baba)。娘惹峇峇的母語也由方言(主要是福建話)慢慢轉變成夾雜方言以及馬來語的娘惹峇峇語(Peranakan Hokkien),但依然保留了各種華人的風俗儀式。

1517   明武宗正德12年:葡萄牙人在廣州「招誘亡命,誘買子女」。兩年後葡人又在廣東屯門「掠買良民,築室立寨」。同年。葡人在海上公開擄掠華工到荷屬東印度的果阿充當苦力。

          1563年   明世宗嘉靖42年:俞大猷、戚繼光追剿海盜,林道乾入台;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明複設
              澎湖寨巡檢司。

                1570-1600   西班牙將菲律賓納為殖民地,發展馬尼拉與墨西哥間的貿易,激勵許多華人移入菲律
                      賓。到
1600年,在菲華人達2萬人。

1580年   明神宗萬曆8年:西班牙耶穌教會傳教士往澳門,歸途遇颱風初次來台。

1593年   明神宗萬曆21年:豐臣秀吉派家臣原田孫七郎到台灣催促納貢未成。

1603   明神宗萬曆31年:西班牙人對馬尼拉華人大屠殺(2.5萬華人慘死),四年後當地倖存華人
之一的李旦出走日本。
西班牙人自1603年到1762年的160年期間,在菲發動五次華人大屠殺。

                1608   明神宗萬曆36年:德川家康在駿河接見阿美族使者。

1609年   明神宗萬曆37年:日本名臺灣為高砂國(高砂源自兵庫縣地名)

    1614-1625年   日本文獻指出馬尼拉華人李旦(擁船18艘)曾七次來臺,壟斷臺灣貿易。

1619   明神宗萬曆47年:萬丹省的蘇鳴崗(Souw Beng Kong)在他管理雅加達的時期大量組織華人移民到印尼,這極大的動搖了這一地區的經濟,使得荷蘭人更容易征服伊斯蘭萬丹王國。作為獎勵,在1619年蘇鳴崗成為第一個甲必丹(Kapitein der Chinezen)。殖民政府還獎勵給他的繼承人封地,授予世襲的Sia稱號。

1620  明光宗泰昌1年:李旦率人居臺灣,曾擔任荷蘭東印度公司翻譯的鄭芝龍附之。傳李與鄭等人在閩南招 募饑民來臺,在今北港一帶結寨屯田墾殖。漳、泉一帶人口多來投奔,前後達數千人。
 荷蘭殖民者擄掠華工去巴達維亞墾殖。

          1622年   明熹宗天啟2年:荷蘭因攻擊澳門軍事行動失敗,艦隊最後抵達澎湖並且在馬公風櫃尾蛇頭
              山頂設立了基地。荷蘭軍隊強迫當地的居民建設碉
堡,並使得奴役工作的1500個工人的其中1300
              死亡。明朝政府並警
告駐紮的荷蘭艦隊澎湖為其領土並建議他們移往台灣設立基地,兩年(1624)
              荷蘭人被明軍擊退,轉往台灣,至安平築熱蘭遮城,並以其為
根據地開拓打狗港(漁港),打狗漁民移
              居漸多。荷向平埔族宣揚基督
教,以羅馬拼音教其書寫。

                1625  明熹宗天啟5年:李旦死後,鄭芝龍繼之崛起(極盛時期有3000艘船)。

1626   明熹宗天啟6年:西班牙人進占北台灣,將登陸地命名為「聖地牙哥」(今三貂角)。

          1629年   明崇禎2年:西班牙人創建聖多明哥(Santo Domingo)城,即今淡水紅毛城。

          1632年   明崇禎5年:西班牙人溯淡水河入台北平原。西班牙船遭颱風至蛤仔難(今宜蘭),船員全
              被番人所殺。

1634   明崇禎7年:荷蘭於台南建造的熱蘭遮域(今安平古堡)竣工;西班牙大敗蛤仔難番社;荷人出兵征服小琉球。

          1642年   明崇禎15年:荷蘭與西班牙在台進行戰爭,西班牙戰敗,荷蘭獨霸台灣。

1661年   清世祖順治17年:鄭成功率400多艘船及25000多名士兵登台。

1662年   清聖祖康熙2年:為斷絕鄭氏支援,清廷下令各省沿海居民內遷30里。粵沿海居民,多渡海以求生。

1683年   清聖祖康熙22年:鄭克塽降清,設臺灣府,限制漢人渡臺。

1684年   清聖祖康熙24年:漢族移民進入臺灣嘉義地區北部。至康熙末年該區平原及山區丘陵地區基本開墾完畢。

          1690年   清聖祖康熙29年:臺灣諸羅知縣張尹招徠墾闢,流民歸者如市,大陸偷渡臺灣者不絕如
              縷。
荷屬東印度公司殖民當局嚴令禁止再從中國引入苦力。但這沒能阻止富有的華商從中國引入苦
              力的浪潮,因為這些苦力是華商最重要的經濟領
域-甘蔗種植園的主要勞動力。華人僱主通過向官
              員行賄的方式繼續引
入苦力。導致快到1740年的時候,華人人口佔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地區一
              半。使殖民當局跟這些華人商幫關係愈加緊張。

          1710年   清聖祖康熙49年:漢族移民使遷入臺中地區(即清末設省之臺中府)進行墾殖。

1716年   清聖祖康熙55年:臺灣北部設淡水營(今新竹市),加強武裝守備和對移民管理。

1723年   清世宗雍正元年:康熙六十年臺灣林一貴舉兵反清失敗。分臺灣諸羅縣設彰化縣,於淡水營至廳。

1740年   清高宗乾隆6年:朝廷又攽禁令,禁止移民引家眷入臺。
1720年,歐洲市場逐漸飽和,蔗糖市場面臨危機越來越深。爪哇的甘蔗農場面臨來自更便宜的巴西蔗糖的激烈競爭。許多農場主破產,殖民當局沒有採取措施緩解越來越嚴重的失業問題,一些絕望的失業者成為了暴民。最後,殖民當局宣布將加里曼丹的苦力運到荷蘭在錫蘭南部加勒的種植園。無法知道是不是荷蘭人的真正意圖,謠言開始流傳說荷蘭人想把這些苦力運到海里扔掉。苦力拒絕登船,叛亂爆發。叛亂者不僅在農村地區搶劫,甚至要攻擊雅加達。雖然沒有證據,雅加達的荷蘭人懷疑城內的5000華人計劃加入叛亂的苦力。1740109,荷蘭人命令搜查所有在雅加達的華人居民的住處。這最終演變成三天全方位的大屠殺——所有的華人都被屠殺在自己家裡,先前抓獲的也在監獄和醫院裡立即處死。一個傳教士煽風點火說殺華人是「神的旨意」,殖民政府據說按人頭懸賞。這次屠殺的受害者人數估計有500010000。紅溪(Kali Angke)這個名字據說來源於那次屠殺造成的「血流成河」。

1745年   清高宗乾隆10年:准許移民遷卷入臺。一年以後,復又禁止。

1763年   清高宗乾隆28年:准許在臺有業良民可回原籍接眷過臺。至此,閩、粵良民渡臺之禁不復存在。

1776年   清高宗乾隆41年:遷入臺灣的大陸移民約90萬人,他們主要來自福建泉州、漳州和廣東潮州、嘉應州和惠州五地。

1796年   清仁宗嘉慶元年:吳沙率眾進入臺灣宜蘭平原,開田闢地。

1812年   清仁宗嘉慶17年:設噶瑪蘭廳於今宜蘭縣,李享等人率眾向臺灣東部地區拓展,入墾奇萊(今花蓮吉安、壽豐一帶)

                1821-1850年   清宣宗道光元年至30年:在台前山墾殖的閩人鄭向越過中央山脈與卑南境內的原住民
                      互通貿易,並傳授耕種之法。到同治末年,卑南一帶的寶桑一帶有漢人村落
50餘家,璞石閤有40
                      家,花蓮港有
40餘家。

1846年  清宣宗道光26年,英國商人Tait聲稱受西班牙之托來廈門建立領事館,獲准後開辦德記洋行,專門從事苦力貿易,被國人稱為大德記賣人行。從此大批華工被輸海外。由於當時英國殖民者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以開發馬來亞半島,大量的華工(或稱為苦力)從中國輸入到馬來亞半島成為礦工、種植工人等。在蒸汽船使用後,華僑南來的數量更是急劇上升。此時到來的華人移民人數已經大幅度超越早期的娘惹峇峇,所以被早期定居的人稱為「新客」。

1851年   清文宗咸豐元年:澳門開始經營苦力貿易。

                1852-1858年   咸豐2年至咸豐8年:從汕頭販賣運出的契約華工達四萬名。

1852年   清文宗咸豐2年:本年有4000餘人被販賣出國,另有8000-15000人已簽訂契約。美國苦力羅伯特.包恩號華工暴動失敗,慘遭屠殺,倖存者逃回家鄉,說出實情,群情激憤。廈門舉行罷市,要求交出「豬仔頭」。汕頭取代廈門成為移民出洋的主要地點。本年11月至次年3月,有1925名契約華工被販運到哈瓦那,500名被販運到秘魯。

1853年   清文宗咸豐4年:838名契約華工被販運到古巴。

1854年   清文宗咸豐5年:3012名契約華工被販運到哈瓦那,1150名被販運到秘魯。

1859-1866年   清文宗咸豐9年至穆宗同治5年:英國在廣東地區的招工公所招募了大約1.26萬名契約華工。

1859年   清文宗咸豐9年:廣東南海、番禺兩縣貼出的「聯銜告示」中出現了「自毋庸阻隨外人出洋」的條文。廣東巡撫的告示又稱「如自願出洋,「毋庸禁阻,令其任便與外人立約出洋」。英國招工專員在廣州西門掛出了「招工公所」的牌子,大肆宣傳招工章程,當年年底就有119名契約華工「應募」前往英屬西印度。

1860年   清文宗咸豐10年:《北京條約》訂立以後,香港、廣州、汕頭、廈門等地紛紛建立招工公所及其分支
 機構,形成一個完整的網路。在《北京條約》的有關條款中,清政府承認中國人赴英殖民地或外洋別地工作的合法性。

1863年   清穆宗同治2年:清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款》稱:「大清國與大美國切念人民前往各國或願常住入籍或隨時往來,總聽其便,不得禁阻」。

1864年   清穆宗同治3年:西班牙脅迫清政府訂立《和好貿易條約》,規定「凡有華民情甘出口在日斯巴尼國(西班牙)所屬各處承工,據准與日斯巴尼亞國人民立約為憑」,「一併由通商口岸前往」。

1865年   清穆宗同治5年:清政府與英法簽訂了招工章程條約20款,即《續定招工章程條約》,允許英法殖民者在中國任意招募勞工。

1874年   清穆宗同治13年:沈葆禎為加強臺灣防務,在臺推行開山撫番,設底開放內山番借之禁,獎勵漢民拓墾番地。六月,清兵由安平港乘船至後山,於卑南登岸,招撫東部番社。並派兵勇,分南、中、北三路開鑿至後山的道路。
苦力貿易」名義上結束。

1875年   清德宗光緒元年:沈葆禎於福建廈門、廣東汕頭、香港等地各設招商局,往臺者免費乘船,官府給口糧、耕牛、農具、種籽,鼓勵人民入臺耕墾。招得潮民2000餘人。招徠人口的一部分進入後山,另一部分進入前山番地。政府在南路番地琅嬌設恆春縣,在後山番地設卑南廳。

1888-1931  荷屬東印度公司為種植煙草、橡膠、以及開礦需要,向中國地區招募大批華工,據統計在此時期,運載到蘇門答臘登岸的華工計數十餘萬人,其中許多華工後來即選擇定居印尼。

1912年   民國元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頒發《大總統令外交部禁止販賣豬仔及保護華僑辦法文》和《大總統令廣東都督嚴行禁止販賣豬仔文》,這是中國官方正式宣布「苦力貿易」的結束。

                1916-1918年   民國4年:惠民公司招募3萬名契約華工赴歐。

1917年   民國6年:從青島出發赴歐洲的契約華工就有40172人,還有家屬5517人,共45689人。

 


活動分享

 

王康進 活動通知: 建國百年928祭孔大典盛大舉行 團體與個人的參禮證發送

 

團體如學校、機關、法人等索取團體票證時間自9月23起,共三百張團體參禮證,直至送完為止;此外,9月27日當天的祭典習儀的下午三點以及隔日的釋奠典禮上午五時半,臺北市孔廟將在黌門口發送現場排隊民眾參禮證100張,亦送完為止。

當天祭孔活動在早上六時至七時,總統也會到場,之後有許多活動進行

同學若有意參加可組織一起前往

我參與此活動的身份為禮生,任分獻官正引

這可是很重要的華人文化活動喔!

 


楊聰榮: 各位同學,上課時忘了和大家提到這個活動,有機會的話,請沒有去過的同學設法參加,應該很有意義。

 


美媛: 2011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我以前的一位學生叫Kerim Freeman,現在在東華大學人類學系教書,他跟他太太拍的紀錄片-「Please Don't Beat Me, Sir! 請別打我,長官!」會在本週舉辦的2011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中放映,將其官網附上,供您參考,或許也可鼓勵同學去看?
http://www.tieff.sinica.edu.tw/ch/2011/index.html

美媛


美媛: 籤詩網

籤詩網:http://www.chance.org.tw/

 


美媛: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站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站-

南港天地宮:http://digitalarchives.tw/Theme/TDtemple/reference.jsp

 

 


李傲程 八佾舞視頻分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PZkyB0S840&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MPUz9CeJAg&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C5hmXO55Ys&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uSWFEcQ8bY&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Ib2LfI_kPw&feature=related

 

康進留言:以上影片不是台北孔廟活動

 

李傲程回覆:謝謝康進學長的提醒,我已將主題改為八佾舞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